测量规范(一级导线).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概况
京石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已经于2006年2月通过了国家发改委审批,建设总工期4年,预计2012年全线通车。设有六个站,北京西—涿州—徐水—保定—定州—石家庄东。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全长281 公里。本单位承包工程量8公里。
1、本工程收集到国家GPS点4个点作为本工程平面控制起算点。
2、本工程收集到Ⅲ等水准点15个,系珠基高程系成果,作为本工程高程控制起算点。
2、控制点交接桩概述
2.1地形踏勘
2.2控制桩情况:1完好控制桩占90%,2丟损控制桩占4%,松动控制桩占6%
3、作业队伍情况
为确保本次复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我院派出精兵强将,由项目长亲自挂帅,由较强作业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5名,辅助技术员4名组成复测小组,从事复测工作;由10名技术人员进行地形测量工作,工程处长带队,工程师1名,技术员3名,技术熟练的辅助工12名从事外业测量和内业整理工作。
此次作业于2006年8月进驻测区,共投入人员68人,全站仪6台,汽车3部,计算机8台,绘图仪1台。2004开思软件8套。
4、仪器设备
全站仪:Leica (徕卡),角度测量精确度± 2″,距离测量精确度± 2mm +2ppm(已检核),基座(经检核所有基座都满足要求),气象表,温度计,脚架,棱镜,手持GPS
5、规范
5.1城市测量规范(C118/99)
5.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6、技术要求
6.1? 一级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
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一二三的规定。
表一,光电测距导线的水平角技术要求
等级 仪器等级 ?
测回数 左+右-360
之差 /″ 上下半测回之差/″ 测角中误差
/″ 方位角闭合差
/″ 一级 I级 2 ≤±10 ≤±10 ≤±5 ≤ 注:n为测站数。
表二,光电测距导线的竖直角技术要求
等级 仪器等级 测回数 竖直角互差/″ 指标差互差/″ 一级 I级 2 ≤±10 ≤±10 表三,光电测距导线的测距技术要求
等级 仪器等级 导线长度/km 测回数 测距中误差/mm 相对误差 导线全长相对
闭合差 一级 I级 4 4 ≤±15 ≤1/30000 ≤1/14 000 ?
6.2每条边量测测站一端的气象数据。温度取位至0.5℃,气压取位至100pa或1mmHg(所使用的气象仪器应在检定的使用有效期内)。
导线边长应进行加常数、乘常数、气象、倾斜改正以及高程归化和投影改化等各项改正计算。
导线边长通过两点间高差进行倾斜改正,按“城市规范”第2.4.10和2.4.11条执行。按“城市规范”第2.4.12条进行测距边水平距离的高程归化和投影改化。
导线边距离观测记录要求清晰、整洁,原始观测数据的更改应符合“城市规范”第2.6.3条的规定,记录、计算取位至1mm。
7 、作业方法
7.1左角采用前-后-后-前,右角采用后-前-前-后,
7.2水平角采用测回法,竖直角采用中丝法,三丝法
7.3导线施测采用三联脚架全园观测法施测,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3.1~2.3.10执行。
?7.4测角
导线转折角有左角和右角之分。
在导线前进方向左侧的水平角称为左角,右侧的水平角称为右角。
闭合导线一般测其内角,在公路测量中,附和导线一般测右角,注意全线应统一。
各等级的导线测角要求,应满足规范。
7.5测边
⑵光电测距,光电测距导线边采用单向或往返观测,导线边长均观测2测回,每测回4次读数,一测回内读数较差应小于5mm,单程测回间较差应小于10mm。
8、设计表格
8.1外业数据表格
光 电 测 距 导 线 记 录 表
工程名称:??????????????????????????????? 观测日期:???????????????????????? ?????? 仪器:?????????????????????
观 测 者:??????????????????????????????? 记 录 者:???????????????????????? ?? 天气:
测站名
仪器高i 测回 测点名
目标高l 盘? 位 水平度
盘读数
° ′? ″ 度盘平
均? 值
° ′? ″ 测回平
均角度
° ′? ″ 竖盘读数
° ′? ″ 指标差
″ ? ? ? ? ? 水平
距离
m 初测
高差
m i-l
m 平距
均值
m 改正
高差
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