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薄:你是互联网的奴隶还是主宰者.doc

发布:2017-02-05约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薄:你是互联网的奴隶还是主宰者   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各行各业效率的提升和生活的便利,但当我们每天在翻看手机上的社交平台,   阅读那些看似有趣和有深度的文章时,在我们尽情享受互联网慷慨施舍的过程中,   我们正在渐渐丧失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尼古拉斯?卡尔,美国知名作家兼思想家,技术、创新和战略研究专家,毕业于哈佛大学,曾担任《哈佛商业评论》执行主编。尼古拉斯?卡尔堪称我们这个互联网、新科技时代最清醒的思想家,他的每一篇文章、每一本书几乎都会引起广泛关注。   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值得耐心读完的书,它可以矫正那些对互联网未来走向的迷思。卡尔异常清醒的头脑,横跨了书写的历史、记忆的历史和文明传承的历史。看上去万能的互联网、海量的信息,正在悄悄吞噬着我们的生命之源――专注力,让这个大脑变得日益空洞、浅薄。   ――段永朝 财讯传媒集团首席战略官   ★这本书的作者让我们明白:传媒即是信息,简单即是深刻,互联网让我们不再假装深沉,唯有此在与当下,才是事物本身。   ――姜奇平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   ★有个玩笑说,互联网把我们――尤其是我们的孩子,变成一直都在快速前移的空降兵先遣队,让我们像个傻子似的无法进行深刻的思考。卡尔强调指出,这可不是开玩笑,而且他的说法让很多人叹服。   ――《华尔街日报》   ★就在卡尔为自己专注阅读时间的不断缩短而哀叹的同时,他也十分谨慎地指出了互联网的重要推动作用。我们可能被迫进入智力上的浅薄地带,不过这些浅薄地带会跟海洋一样宽广。   ――《纽约时报》   《浅薄:你是互联网的奴隶还是主宰者》中讨论的是当下非常现实却易被忽略的的问题――在我们尽情享受互联网慷慨施舍的过程中,我们正在牺牲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能力吗?卡尔把他的论证扩展到最具说服力的探索研究上,针对互联网导致的智力后果和文化后果,他阐述了很多犀利而又精辟的观点和结论。卡尔从丰富的案例切入,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他让我们不得不驻足思考,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每天在接受大量碎片化信息的时候,是变得更浅薄还是更有深度?   互联网鼓励我们蜻蜓点水般地从多种信息来源中广泛采集碎片化的信息,其伦理规范就是工业主义,这是一套速度至上、效率至上的伦理,也是一套产量最大化、消费最大化的伦理――如此说来,互联网正在按照自己的面目改造我们。我们变得对浏览和略读越来越得心应手,但是,我们正在丧失的却是专注能力、沉思能力和反省能力。卡尔认为这是一种信息技术带来的智能伦理。   在《浅薄:你是互联网的奴隶还是主宰者》一书中,有智能技术的发展历史,有大众科学的普及知识,有文化批判的真知灼见,全书处处闪耀着令人难忘的智慧之光,这些内容恰似对我们现代人的心智状态所做的全面而深远的拷问。   1964 年,正当英国甲壳虫乐队向美国电视广播大举入侵之时,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出版了《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一书,并迅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学者变身为大名鼎鼎的明星。这本书犹如神灵的训谕,充满着玄妙的格言警句,读起来有种梦幻般的感觉。在那个距今已很遥远的20世纪60年代,迷幻之旅盛行,人类登月成功,太空自由进出,这本书堪称那个年代的完美产物。《理解媒介》一书实质上是种预言,它所预言的是线性思维的消解。麦克卢汉宣称,20世纪的“电子传媒”――电话、广播、电影、电视,正在打破文本对我们思想和感官的绝对统治。千百年来,我们囿于印刷文字的个人阅读,人人都是孤立的,就像一块块的碎片,如今正要再次变成一个整体,整个地球正在融合成为一个村落。“当创造性的求知过程将要成为集体活动,最终扩展到整个人类社会的时候”,我们正在走向“对知觉的技术模拟”。   即便是在《理解媒介》一书的名声如日中天时,人们也是谈论得多,阅读得少。这本书现在已经成为文化遗迹,留给大学里的传媒专业学生作为学习课程。但是,作者麦克卢汉在出风头方面的造诣丝毫不亚于其作为学者取得的成就,他是驾驭辞藻的高手,书中的一句话成了流传甚广的名言:“媒介即讯息。”在我们不断重复这一格言的过程中,有一点被遗忘了:对于新兴通信技术的变革威力,麦克卢汉不仅仅是予以承认和赞扬,他也对这种威力带来的威胁以及因我们对这种威胁浑然不觉而产生的风险发出了警告。他写道:“电子技术已经登堂入室,对于这一技术与活字印刷术之间发生的冲突,我们麻木不仁,浑然不知。而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正是通过活字印刷术得以形成,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麦克卢汉明白,无论什么时候出现一种新兴传媒,人们都会自然而然地被其带来的信息――“内容”裹挟其中。对于报纸上刊登的新闻、广播中播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