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土壤固碳核算技术规范.pdf
农田土壤固碳核算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带来的土壤固碳变化量核算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旱田、水田、菜田、果园的土壤固碳核算技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1121.1土壤检测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
NY/T1121.4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
NY/T1121.6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土壤固碳
通过采用管理措施,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碳库储量。
3.2增施外源性碳
增施外源的有机物质或有机物料,能够在达到稳定后提高土壤碳储量,包括增施符合标准的有机肥、
生物有机肥、有机源土壤调理剂、有机源生物腐植酸肥料及外源秸秆等。
3.3二氧化碳当量
用作比较不同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度单位,在辐射强度上与某种GHG质量相当的CO的量。GHG二氧化
2
碳当量等于给定气体的质量乘以它的全球变暖潜势。
3.4土壤有机碳
土壤有机质中所含有的碳元素。
3.5土壤有机碳库
30厘米厚度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
3.6秸秆还田
把作物秸秆(小麦、玉米和水稻秸秆等)直接归还土壤的一种方式。
3.7绿肥
1
绿肥是指把还在生长着的豆科绿色植物体翻入土壤作肥料。
3.8轮作
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4核算方法
4.1一般要求
土壤固碳核算方法可分为实测法和估算法。实测法依据检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计算,优先使用。估
算法依据公开发表的不同土壤固碳技术的参数计算,用于土壤有机质含量数据无法获得的情况。
4.2实测法
4.2.1原理
根据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容重计算得到土壤耕层中有机碳的量,由核算期内耕层土壤有机碳的变化量,
计算核算期内土壤有机碳年度变化量。
4.2.2参数测定
土壤样品制备按NY/T1121.1的规定执行;土壤容重按NY/T1121.4的测定方法;土壤有机质测定按
NY/T1121.6的测定方法。
4.2.3计算方法
式中:
C——农田土壤中碳库变化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年(tCO/a);
农田2
SOC——核算期最后一年的土壤有机碳库,单位为吨碳(tC);
T
SOC0——核算初期土壤有机碳库,单位为吨碳(tC);
T——一个单独核算期的年数,单位为年(a);
SOC——第i年土壤有机碳库,单位为吨碳(tC);
i
3
γ——第i年被估算农田土壤容重,单位为克/立方厘米(g/cm);
i
H——土壤耕层深度,单位为厘米(cm);
2
A——估算农田面积,单位为公顷(hm);
OM——第i年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单位为克/千克(g/kg);
i
4.3估算法
4.3.1原理
根据参考碳库缺省值、农田不同管理活动相关库变化因子系数及每个时点相应的面积,计算核算期
初始土壤有机碳库和最后年土壤有机碳库,核算期前后土壤碳库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即为核算期内年
度土壤碳库变化量。
2
4.3.2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