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解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8讲 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 信息学院-苑田田(10#621) “标准”的内涵 目标:建立最佳秩序、取得最佳效益 方法:对科学、技术和经验加以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和概括的过程,并经多方协商一致后产生 研究对象的特点:具有重复性特征的事物和概念 本质特征:统一 形式:文件 发布方式:标准化团体批准 谁来制定标准 国际上的标准化组织 ◆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性的标准化的专业机构。 ◆ IEC——国际电工委员会,致力于电器电工电子等领域标准的制定。 ◆ ISO/IEC JTC1—— 由ISO和IEC成立的联合技术委员会。 ◆ 国际电信联盟(ITU)—— 是各国政府间关于电信协调的标准化国际组织。 ◆ INT工程任务组—— 促进了网络的发展,使任何一台计算机能够在协议层上互联 国内的标准化机构 ◆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局) ◆ 国家质检总局 8.1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概述 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起联系紧密、相互协调、层次分明、构成合理、相互支持、满足需求的标准体系并贯彻实施,以支持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和工程建设 本着“统筹规划、面向应用、突出重点、分工协作”的方针,依托现有资源和信息化工作的基础,坚持自主制定与采用国际标准相结合,加强与示范应用的有机结合,适时推出电子政务标准,指导电子政务的实施,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保障与服务 8.1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概述 标准化总体设计 确定电子政务标准化目标 确定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 建立电子政务标准化管理机制 制定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 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 加强标准贯彻实施 8.1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概述 1、建立并不断完善电子政务标准体系,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支持与服务; 2、制定一批电子政务关键标准,为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信息安全打好基础; 3、建立电子政务标准贯彻实施机制,为标准的实施提供有效服务。 8.1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概述 8.1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概述 避免重复建设 减少盲目建设 指导建设管理 满足电子政务系统复杂性的需要 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政府信息资源的需要 促进电子政务健康有序的发展 8.2 电子政务应用标准 电子政务应用标准,又称为电子政务应用业务标准,是对电子政务中传输的各种数据、信息的技术规定,决定了电子政务系统中传递的数据格式 8.2.1 数据元标准 8.2.1 数据元标准 8.2.1 数据元标准 在信息系统建设中,规范和统一数据采集与应用标准 支持信息系统的集成 提供数据的规范描述,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为数据的共享和交换提供基础 8.2.2 编码标准 信息分类是根据信息内容的属性或特征,将信息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区分和归类,并建立起一定的分类体系和排列顺序。 8.2.2 编码标准 信息编码是将事物或信息赋予具有一定规律、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处理的符号,所形成的代码元素集合。 8.2.3 电子公文标准 电子公文的分类 党政机关公文 行政机关公文 其他机关公文 8.2.3 电子公文标准 8.2.3 电子公文标准 真实性 文件与其意图相符。 文件的形成和发送与其既定的形成者和发送者一致。 文件的形成和发送与其既定的形成时间和发送时间一致。 可靠性 内容可信,能准确、充分地反映其所证明的业务活动、活动过程或事实,为后续业务活动提供依据。 完整性 公文是完全的,未加改动,并且能受到保护,以防止未经授权情况下对公文的篡改。 可用性 公文可以被查找、检索、显现和理解,能够表明电子公文与形成它的业务活动的直接关系。 8.2.3 电子公文标准 电子公文界定 《电子公文传输管理办法》 《基于XML的电子公文格式规范》 电子公文管理制度标准 《电子公文传输管理办法》 《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 电子公文元数据标准 只互相交换公文元数据 电子公文显现、打印标准 《基于XML的电子公文格式规范》 8.2.4 业务建模标准 8.2.4 业务建模标准 (1)确定建模范围和业务种类框架 (2)通过调查收集业务素材进行分析 (3)利用基本建模过程建立业务模型 (4)根据建模指标对模型进行评审 (5)完善整个业务模型,形成建模文档 8.2.4 业务建模标准 8.2.4 业务建模标准 8.2.4 业务建模标准 8.3 电子政务的应用支撑标准 8.3.1 信息交换标准 8.3.1 信息交换标准 消息服务是一个软件,它以一种可靠的、异步的、松散耦合的、与语言无关的、与平台无关的方式在分布式应用系统之间为传递消息提供支持 作用:(1)统一封装信息 (2)统一编址 (3)可靠传输信息 (4)高效传输信息 8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