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展馆主题广告修辞艺术.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上海世博会展馆主题广告修辞艺术本届上海世博会各展馆的中英文主题词是绝妙的广告修辞艺术结晶,现结合一些常见的修辞形式点评如下:
象征
象征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艺术手法之一。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共鸣,从而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运用象征这种艺术手法,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使复杂深刻的事理浅显化、单一化,还可以延伸描写的内蕴,创造一种艺术意境,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Olive City,Peace City.橄榄之城,和平之城。(巴勒斯坦馆)
巴勒斯坦盛产橄榄,橄榄油是其重要的经济作物,同时橄榄枝也是和平与友谊的象征,橄榄之绿色寓意和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也表达了对世界和平和人类友谊的美好诉求。
拟人
拟人是把无生命的东西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的个性的一种修辞手法。拟人能使商品人格化,富于生命气息,具有人情味,从而使广告更加生动。
The Tell-Tale Cities.会讲故事的城市。(黎巴嫩馆)
拟人手法表明黎巴嫩馆仿佛在告诉观众黎巴嫩的人文风俗、自然风光及历史古迹,真实呈现黎巴嫩面貌,生动讲述古老城市的发展历程,用意巧妙,别出心裁。
Imagination. 畅想之洲。(澳大利亚馆)
澳大利亚馆展馆流畅的雕塑式外形如旷野上绵延起伏的弧形岩石,外墙?用特殊的耐风化钢覆层材料,幕墙的颜色随时间的推移日渐加深,最终形成浓重的红赭石色,宛如澳大利亚内陆的红土。展馆内设置“旅行”、“发现”和“畅享”三个活动区,绘声绘色地讲述着这片神奇大陆上奇异的物种、丰富的文化和宜居的城市。
矛盾修辞法
矛盾修辞法是指将意义相互排斥、相互矛盾或互相不调和的两个概念或判断巧妙地搭配在一起,以深刻地揭示事物在实质上、性质上或特征上既互相矛盾又协调统一的关系。这种修辞法表面上不符合逻辑、自相矛盾,但却运用同一事物所包含的相互对立的两个因素来表达事物的内涵与寓义,准确地反映了复杂的心理状态、情感态度。仔细回味,使读者感到意味深长,妙趣横生。
Cities of Nature: Living between Land and Sky. 自然之城:生活在天地之间。(新西兰馆)
表面看来,城市与原始的大自然可以说是两个互相不调和的概念,这里矛盾修辞法的妙用不仅展现了新西兰的自然之美,还体现了新西兰人科技创新的独特匠心,从而体现了城市的发展与大自然的保持的和谐理念。观众走进新西兰馆仿佛走进了源自毛利人的创世纪神话:森林、人类以及所有生物之神Tane分开了天父Rangi和地母Papa,创造了人们现在生活的光明世界。
Tradition and Modern Cities.传统与现代城市。(莱索托馆)
在这里,“传统”与“现代”这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也得到了和谐的处理,展馆主题广告词展示了传统的莱索托文化如何融入现代城市生活中。
隽语
隽语指看似矛盾而实际却可能正确的说法。作为修辞手法其作用与矛盾修辞法差不多。
Paradox between Ancient and Modern Cities of Mauritania.(毛里塔尼亚古老城市与现代城市间的对立统一)
一座城市既古老又现代,这正是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的形象写照,因为它原来是个仅有200人的村落,村民以渔牧为生,1958年3月5日是城市兴建的起始日,国家首届政府就在帐篷内办公。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有了很大发展,城市面积和人口翻了几番。
No Artificial Ingredients.没有人工元素的国度。(哥斯达黎加馆)
人工与自然这对矛盾一般难以解决,但哥斯达黎加人却做到了。作为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文化交会处,哥斯达黎加不仅拥有多样的文化,而且是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国家。在旅游业、商业、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同时,它保持着良好的生态平衡。
移就
所谓“移就”,就是有意识地把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移用来描写乙事物。移就本质上是在特殊语言环境中改变词语搭配关系的一种临时迁就, 是词语搭配的创造性运用。从语言逻辑上看,移就语言好像不合规范,也不合情理,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却能赋予一个词语以新的意义,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Performing Cities.表演中的城市。(菲律宾馆)
表演的主体一般是人,这里用来修饰城市。这一移就手法向观众暗示:进入展馆,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菲律宾独特的风土人情,还能观摩精彩的文艺演出。
粘连
粘连指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