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气道咳嗽引起儿童慢性咳嗽临床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上气道咳嗽引起儿童慢性咳嗽临床研究【摘要】 目的 对上气道咳嗽引起慢性咳嗽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方法 对2011年12月—2012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6例慢性咳嗽儿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所得到的数据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使用均数进行统计分析和推断。结果 46例慢性咳嗽患儿经连续治疗3周后,34例患儿的咳嗽症状消失,12例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治疗后2个月时复查,慢性咳嗽症状消失的有39例,7例患儿除晨起及深夜见有轻微咳嗽无其他症状。结论 治疗上气道咳嗽引起慢性咳嗽的儿童患者,应准确查明病因,并及早予以针对性治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促进患儿机体康复。
【关键词】 上气道咳嗽;儿童;慢性咳嗽;临床分析
上气道咳嗽是由于鼻部发生病变,产生了鼻腔分泌物倒流到鼻后和咽喉部,结果刺激了气道的咳嗽感受器导致引起了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以早晚发作的干咳为主,伴有鼻塞、流涕、滴流感,咽部不适、发痒,以及嗓音嘶哑等相关症状,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1。本文对2011年12月—2012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6例慢性咳嗽儿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到的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年12月—2012年4月期间在我院儿科就诊并确诊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致慢性咳嗽患儿46例,男性患儿27例,女19例,年龄在2—7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4.86±1.2)岁。病程持续时间为1个月—6个月,其中1—2个月21例,3个月—4个月15例,5—6个月10例。就诊患儿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症状,持续咳嗽时间≥4周,胸部X线检查基本正常,肺部无阳性体征。
1.2 检查病因 详细检查患儿身体状况,着重检查上呼吸道鼻咽部和腺体,找出致病原因。检查后得到46例患儿,患慢性鼻炎12例,慢性鼻窦炎23例,过敏性鼻炎9例和腺样体炎2例。
1.3 对症治疗 明确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病因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治疗方向为对鼻窦炎则行分泌物培养,根据结果选用抗生素治疗及改善局部引流状况;对变应性鼻炎引起者,尽可能避免接触变应原,给予局部应用血管收缩剂、抗组胺药、免疫调节剂和鼻喷糖皮质激素治疗,具体治疗如下。慢性鼻炎:用罗红霉素,口服罗红霉素胶囊80mg,每日两次,以12周为1个疗程。慢性鼻窦炎:在鼻炎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黏液裂解剂如吉诺通何沐舒坦,有细菌感染的患者需加敏感抗生素治疗3周。过敏性鼻炎:给予呋麻液滴鼻1周,口服抗组胺药3周,4岁以上患儿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喷鼻1—3个月,慢性咳嗽症状缓解后逐渐减轻用量。腺样体炎:给予滴鼻及口服敏感抗生素治疗3周。
1.4 疗效判断及数据分析 治疗结果从咳嗽、流涕、鼻塞和鼻痒这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得到的数据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使用均数进行统计分析和推断。
2 结 果
46例慢性咳嗽患儿经连续治疗3周后,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症状,经过抗炎与抗变态反应的针对性治疗,34例患儿的咳嗽症状消失,12例咳嗽症状明显减轻。同时流涕程度明显减轻的有44例、鼻塞情况减少的有42例以及鼻痒症状也减少的有45例。所有鼻窦炎患儿在治疗后2个月时复查,慢性咳嗽症状消失的有39例,7例患儿除晨起及深夜见有轻微咳嗽无其他症状。
3 讨 论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既往被称为鼻后滴综合征,因为不少患者可出现鼻后滴现象,刺激到气道从而引起慢性咳嗽等症状。导致气道咳嗽综合征的发病因素以过敏性鼻炎、感染后鼻炎和鼻窦炎等鼻部疾病常见2。但鼻部疾病并非引起患儿慢性咳嗽的直接原因,而是上气道内的咳嗽反射传入神经受到来自鼻部或咽后壁的炎症或分泌物的机械性刺激,导致咳嗽中枢异常冲动,从而引起了患儿慢性咳嗽3,目前临床对于上气道综合征的治疗原则是:①阻断或减轻炎症反应,抑制分泌物的产生,主要是应用抗组胺药物、减充血剂,若为过敏性鼻炎应加用激素吸入治疗。②若为鼻窦炎所致,必须严格控制感染。③避免接触过敏原,特别是有过敏性鼻炎病史的患儿,要注意查找可能的过敏原并避免接触。④在积极去除病因的基础上给予镇咳药,如复方甘草片、咳必清及右美沙芬等中枢性镇咳药4,然而,因各种因素所导致的治疗不及时、误诊等情况使病情绵延,最终引发肺炎的肺部其他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的机体与身心健康。
本文研究表明,46例慢性咳嗽患儿经连续治疗3周后,34例患儿的咳嗽症状消失,12例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治疗后2个月时复查,慢性咳嗽症状消失的有39例,7例患儿除晨起及深夜见有轻微咳嗽无其他症状,故治疗上气道咳嗽引起慢性咳嗽的儿童患者,应先找出病因,及时予以对症治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李兰,樊红,何海兰,李敏,等.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引起儿童慢性咳嗽 58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