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市宝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20161【官方精校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上海市宝山区2016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2016.1)?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明月松间照, 。 (王维《山居秋暝》)
2.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不见去年人,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4. ,锦鳞游泳。 (范仲淹《岳阳楼记》)
5. ,寻向所志,……。(陶渊明《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题(4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下列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首诗的体裁都属七言律诗。
B.两首诗都体现了雨中的情景。
C.两首诗描写的都是西湖美景,即钱塘湖美景。
D.两首诗的作者,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
7.《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运用了对仗手法。《钱塘湖春行》中运用同样手法的句子是“ , ”。(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小石潭记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
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8.除本文外,我们学过作者贬谪永州时写过的一篇文章,篇名为《 》;还学过他写的一篇寓言故事,篇名为《 》。(2分)
9.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主要描写小石潭的概貌。
B.第②段,写观赏小石潭的游鱼,主要写出了鱼儿的活泼。
C.第③段,写远望小石潭的西南,主要写出了岸势的曲折。
D.第⑤段,写感受小石潭的气氛,主要抒发了内心的忧思。
10.对于第⑤段,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同游者中既有作者的亲戚,也有随从,还有朋友。
B.因为是游记,所以有必要交代同游者,以便读者了解。
C.虽然同游者关系亲近,但作者还是难以排解内心忧郁。
D. 由于同游者人数众多,所以大家游玩的兴致很高。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太祖①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②,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③。太祖口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④柱乎?”一无所问。
【注释】①太祖:曹操。②首罪:自首请罪。下文的“自归”也有自首的意思。③闻:报告。让……听到。④县:通“悬”。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语。(4分)
(1)其主不吉 ( ) (2)今单衣见啮 (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冲于是以刀穿单衣
13.曹冲说“忧戚”的原因是“ ”,他这样说的目的是 。(4分)
14.联系上下文,“口”中填入合适的词语,应该是 。(2分)
A.惊 B.怒 C.问 D.笑
二、现代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