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碳原子sp2杂化.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烯烃;1.碳原子的sp2杂化;2.实验现象;① 碳胳异构 :
CH3CH2CH=CH2 和 (CH3)2C=CH2;*判断依据:;三 、烯烃的命名;3.2 系统命名(和烷烃相似);例如:;3.3.1 顺反命名法;例如:; 根据IUPAC命名法,字母Z是德文Zusammen的字头,指同一侧的意思。E是德文Entgegen的字头,指相反的意思。用次序规则来决定Z、E的构型。主要内容有两点:;反之,若不在同一侧的则为(E)构型,命名时在名称前面附以(E)字。; 这是两种不同的命名法。顺、反异构体的命名指的是相同原子或基团在双键平面同一侧时为顺,在异侧时为反。Z、E构型指的是原子序数大的原子或基团在双键平面同一侧时为Z,在异侧时为E。双键平面同一侧时为顺,在异侧时为反。Z、E构型指的是原子序数大的原子或基团在双键平面同一侧时为Z,在异侧时为E。;醇的脱水;四、 烯烃的物理??质;五、 烯烃的化学性质;1.催化加氢 ;2. 加卤化氢 (HX);c. 区域选择性—马氏规则;3. 水合——符合马氏规则, 碳正离子机理
条件:中等浓度的强酸中,烯烃加H2O生成醇;4. 加卤素(X2);CH2=CH2 + Br—Br;5. 加次卤酸(HOX 或 X2/H2O ,X=Cl、Br);6. 烯烃与溴化氢的自由基加成反应 ;7. 硼氢化——氧化反应;(2) 硼氢化——氧化反应;8. 臭氧化反应;9. 用 KMnO4 氧化;反应的用途: 1° 鉴别烯烃,
2° 制备一定结构的有机酸和酮,
3° 推测原烯烃的结构。;10. 烯烃的聚合反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