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课本第20页数学实践活动”观察与测量”.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市副校长会课展示活动教学设计:
观察与测量
执教:唐市中心小学 朱红星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十二册 P20 数学实践活动“观察与测量”
二、教学要求:
1、让学生经历实践活动的过程,通过想象发展空间观念。
2、让学生自己解决不规则形体的体积测量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准备:硬纸、小棒、剪刀、计算器。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上一堂数学实践活动课。 板书:观察与测量
(二)观察与操作
1、观察,想一想,这是什么?什么地方的门?宾馆的旋转门旋转一周后是一个什么图形?说说自己的观察结果?
(每一扇玻璃门的形状、它是绕着什么旋转的、旋转后是一个怎样的图形。)今天一起研究,平面的图形通过旋转后得到的立体图形。
2、集体操作:
(1)用小棒事先粘住长方形(10×6)的长后快速旋转,想像一下,这是什么图形?你能画草图吗?(要求画出长方形在图中的位置),课件演示。
小内组内依次用自己的话描述该图形,指名回答,归纳方法。
如果要求这个圆柱的体积,需要测量哪些数据?
学生计算,集体订正。
(2)提问:还可以怎样粘?现在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圆柱的什么?
计算,集体订正。小结:绕不同的边旋转会得到体积不同的圆柱体。
长(宽)
板书:长方形----------圆柱
旋转
(3)二次旋转后得到的圆柱,有什么共同点?
(旋转围绕的线段是圆柱的高,另一条是圆柱的半径)
3、小组合作:
拿出准备好的直角三角形(12×8),旋转并观察,能得到什么图形?合作粘小棒,再旋转和观察,可以小组交流。
并填写表格,汇报交流,课件演示。
(1)操作:用小棒粘住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旋转,这是什么图形?如果要求这个圆锥的体积,应怎样测量和计算?
两条直角边分别是圆锥的什么?
提问:还可以怎样操作?
直角边
板书:直角三角形------------圆锥
旋转
(2)旋转直角梯形、半圆、平行四边形,小组内合作,旋转后能得到什么形状的物体?能不能直接计算出体积?
4、导入下个环节:刚才有些旋转后的物体,我们不容易直接求出它们的体积,大家有什么好的办法能求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呢? (讨论)
引导用“水测”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强调: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浸入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三)估算和测量
(1)出示土豆,小石块等不规则形体,让学生估计,记录。
讨论:这些不规则形体的物体的体积可以怎样得出?(课件出示测量的方法)。先估算一下,小组合作用圆柱形烧杯来测量。交流汇报。
(2)测量各自拳头的体积,比一比:谁的拳头最大?评出本班的“拳王”。
要求:握紧拳头,以每人的腕线为准,把拳头放入量杯中。自己控制腕线,其他同学看刻度,合作完成,注意观察并记录。
(3)*机动题:每桌安排一个放入适量水的矿泉水瓶,只能用直尺测量,求出矿泉水瓶的容积。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指出:善于观察和思考就有好多发现。
表一:
原来图形 旋转围绕的线段 得到的图形 得到立体图形的数据 体 积
(先写算式,再计算)
表二:
测量的物体 估算体积 原来水的体积 现在水的体积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设计意图:
《观察与测量》是学习圆柱和圆锥知识后的一次实践活动课,通过观察与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体积的概念、规则形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同时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紧扣观察和测量二个环节,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等形式,层层展开,步步深入,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把有限的课堂变成一个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广阔空间。具体有以下特点:
1、全课贯彻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亲自动手、动脑、动口,不仅学生了知识,还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课中通过旋转观察理解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让学生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了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问题的理解,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真正体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2、重视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不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方式解决身边问题,这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本节课中,从知识的引入到解决途径,到最后应用,始终用的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问题,说明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3、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