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地球的形状(说课稿)-2023-2024学年科学四年级下册人教鄂教版[001].docx
认识地球的形状(说课稿)-2023-2024学年科学四年级下册人教鄂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选自2023-2024学年科学四年级下册人教鄂教版教材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的形状”。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地球的形状:介绍地球是一个不完美的椭圆体,而非完美的圆形。
2.地球形状的发现:讲解古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以及科学家通过观测和实验证实地球形状的过程。
3.地球形状对生活的影响:探讨地球形状对地理现象、气候、航海等方面的实际影响。
4.实践活动:通过制作地球模型、观察地球仪等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地球的形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科学探究素养: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地球形状的兴趣和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地理空间素养:通过认识地球的形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地理空间观念,提高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尊重科学事实,形成积极探究、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4.生活实践素养:引导学生关注地球形状对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让学生理解地球是一个不完美的椭圆体,而不是完美的圆形。
②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家如何通过观测和实验发现地球的真实形状。
③培养学生通过制作地球模型和观察地球仪来直观感受地球形状的能力。
2.教学难点:
①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接受地球形状的不完美性,克服先入为主的圆形地球观念。
②如何将抽象的地球形状概念转化为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和理解的内容。
③如何将地球形状与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科学应用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地球形状的历史发展和科学证据,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
2.实验法:利用地球仪和模型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手感受地球的形状,增强直观认识。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地球形状对生活和地理现象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兴趣。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使用PPT展示地球形状的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
2.教学软件:利用互动式教学软件,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探索地球形状,提高学习体验。
3.网络资源:引导学生使用网络资源,如在线地球仪和科普视频,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个有趣的话题——地球的形状。你们对地球的形状有什么了解呢?
(2)很好,有的同学说地球是圆的,有的说是椭圆的。那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一下地球的真实形状。
2.探究地球形状的历史
(1)在古代,人们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呢?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8页,看看古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2)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是的,古代人们认为地球是一个平面或者圆盘。但这是正确的吗?
(3)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们通过观测和实验,逐渐揭开了地球真实形状的神秘面纱。下面请同学们观看一个短片,了解科学家们是如何发现地球真实形状的。
3.认识地球的真实形状
(1)同学们,你们刚刚看到了科学家们是如何发现地球真实形状的。那么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什么呢?
(2)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9页,看看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什么。
(3)对了,地球是一个不完美的椭圆体。那我们来讨论一下,地球形状的不完美性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4.制作地球模型
(1)为了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状,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个地球模型。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材料,按照教材第10页的步骤进行制作。
(2)同学们,你们制作的地球模型怎么样?有没有发现地球形状的不完美性?
5.观察地球仪
(1)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观察地球仪,看看地球仪上的地理现象与地球形状有什么关系。
(2)请同学们分成小组,每组一个地球仪,按照教材第11页的要求进行观察。
(3)同学们,你们观察到了什么?地球仪上的经纬线是如何分布的?这与地球的形状有什么关系?
6.总结与反思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不完美的椭圆体。那么,你们认为地球形状对我们的生活还有什么其他影响呢?
(2)请同学们畅所欲言,分享你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和理解。
(3)最后,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地球的形状是如何演变的?科学家们是如何发现地球真实形状的?地球形状的不完美性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7.课后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今天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地球形状的短文,要求150字左右。
(2)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地球形状对地理现象和气候的影响,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
(3)请同学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