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安岳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doc

发布:2017-01-07约1.4万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安岳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 安岳县教育局教研室(初中数学教研室) 二〇一五年九月 在新课程标准引领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以新课程改革思想为指导,以“问题”、“探究”——导学案的形式,以学习准备、学习探究、经典展示、反思总结的流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它主要体现为独立学习、小组互查交流(二人一小组)、大组合作探讨(四人一大组)、思维拓展展示、归纳整理精要、教师适时点评、独自完成达标检测、小组交流督查。 一、导学案的含义与编写原则 (一)导学案的含义 导学案是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通过集体或者个人研究设计的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导学案是导学的载体,是学生自主学习和老师精讲、点拨的依据,是集导、学、练、评于一体的文本,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它将知识更新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按照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将学习的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间的发展和联系,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1.目标性原则 (1)(4+5x)(4-5x) (2)(x-3y)(x+3y) (3)(-a+b)(-a-b) (4)(x-2)(x+2) (1)(x-1)(-1-x) (2)(3+2y)(2y-3) (3)(ab-c)(-ab-c) (4)(a2-3)(a2+3) (5)(-s+t)(-t- s) (1)( - )(3x+2y)=(9x2-4y2) (2)( + )( - )=49s2-64t2 连用公式了!化简求值:其中x = - 3 (x-)(x+) (x2+) 1.会推导2.经3.在数学学习的1.【学习准备】:(1)什么叫方程?(2)什么叫做方程的解?(3)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4)一元一次方程有何特点?(1) ;(2)   ; (3) ;(4) ;(5)  . 2把方程3x+4y=2写成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的形式:x= 3.把方程2x+y=1写成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的形式:y= 4.把方程+1=x写成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的形式:y= . 互查就是学生二人一小组进行检查。 预习自测就是通过学生提前预习,教师设计一些简单有代表性的题目来检测预习的效果。 注意:(1)不是每节课每种课型都有【学习准备】,例如,复习课的章节的第一节课主要是基础知识的系统整理,可以不要这个栏目。 (2)【学习准备】不能设计太多内容,要简而精,要快速通过。 2.【学习探究】的设计要求 达标检测是对学习效果的检测,反馈学习情况。每一学习内容结束后都应进行达标检测,单元、模块学习结束后要进行相对综合的达标检测。检测题要根据课标、教材基本要求和学习的阶段性要求来命制,题型力求多样化1.典型例题的设计要注意典型例题的特征:(1)典型性(2)代表性(3)解法的灵活性(4)题型的新颖性(5)知识的综合性。另外注意计算量适中。典型例题的个数一般2-3个,最多不超过4个,易、中、难的比例1∶2∶1最好。 2.课堂练习每组题3—5个为宜,易、中、难比例2∶2∶1。 3.达标检测(课后巩固)6个左右为宜,易、中、难比例2∶3∶1。可以设计两类:一类水平检测(重在检测本节课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第二类是综合测试(重在检测知识的综合运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主要是提供给学有余力的学生用) 4.要在正文中的引入、探究上等下功夫,不要写成教案或讲义的形式。 (1)设计可变式的、可探究式的习题,创建探究平台,培养探究能力. 如这样一个习题:如图1在正△ABC中,M、N分别是AC、AB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60°,求证:BM=CN. 此题难度小,学生们能很快就解出来,但教师又可以进行以下变式让学生探究. 变式1:把正三角形改为正方形,如图2,且∠BON=90°,结论还成立吗? 变式2:把正三角形改为正五边形,如图3,且∠BON=108°,结论还成立吗? 变式3:把正三角形改为正六边形,如图4,当∠BON等于多少度时,结论仍成立? 变式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