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县电教仪器工作工作汇报及下步工作思路.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汶上县电教仪器工作工作汇报及下步工作思路
2017年,在济宁市电化教学仪器教育馆和教学仪器管理供应站的具体指导下,在县教育体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以“**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依托,以设备配备为重点,以强化应用为主线,积极推进“配备的标准化、管理的专业化、投入的经常化、应用的全员化”,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和要求,扎实有效的开展各项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实验室建设与仪器配备工作
1、抓配备,仪器更新工程已全部完成2017年是仪器更新工程最后一年,进入了查缺补漏阶段,一年来,共为8处学校配备充实仪器8套,为40处学校配备仪器橱共700个,三处小学、三处中学新建了实验室。
2、抓规范,实验室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今年五处学校申报了济宁市规范化实验室建设学校,三处学校通过了检查验收,并进行了挂牌。
3、在下大力气改造普通实验室的同时,我们又装备了一批新型实验室:小学科学探究实验室,中学数字化探究实验室,地理(历史)专用教室。
第一实验中学、郭仓镇中学、南站镇第一中学各配备数字化探究室一口。汶上一中在经济条件紧张的情况下,准备建设机器人实验室、自动录播室等功能室。目前全县共建实验室、仪器室797口,其中物理实验室、仪器室131口,化学实验室、仪器室131口,通用技术实验室、器材室10口,生物实验室、仪器室30口,音乐教室76口,体育器材室136口,美术教室56口,舞蹈教室50口,地理(历史)教室10口,综合实验活动室30口,小学科学实验室63口,科学仪器室100口,中学数字化探究室6口,小学科学探究室实验室14口。全县共有专兼职实验员230人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1)在全县中小学教师中,组织开展了中小学实验教学优质课评选活动,17人参加了济宁市中小学优质课评选,13人荣获济宁市优质课执教者称号。
(2)组织参加了济宁市第三届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我县共上报作品20件,其中教师作品16件,学生作品4件。两件作品被推荐参加省级评选,并获得奖励。
(3)组织参加了济宁市“争当小科学家”科学实验大赛活动,我县实验小学、第二实验中学小学部参加了此项活动,并分别获得了优秀组织奖。实验小学物理组4名学生参加了决赛,荣获银奖,并获得了参加全国比赛的资格。12月份参加济宁市组织的理科教师实验操作大赛。
5、组织教师参加了市仪器站组织的中小学实验室管理暨软件系统建设培训。
6、暑假期间对全县中学各功能室电教仪器设备进行了免费检修,为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二)电化教育工作
1、加大工作力度,完善设备配备。一年来,积极落实济宁市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2017五年规划),按照县教育体育局工作要求,制定了计算机配备和多媒体安装实施方案。全县共购置配备计算机1000余台,安装多媒体48套,截止目前全县共建微机室110口,共购置配备计算机8000台,其中教师用计算机3500余台,学生用机4500余台,多媒体教室共700口。
2、做好软件资源配置,按照省、市要求组织订购了电教教材及应用软件,充分发挥了电教教材在教学中的应用作。
3、加强电教器材、使用的管理力度,增强实效性。对全县电教器材配备及使用,进行调研督导,督促各学校将现有资源充分运用到教学中去,促进全县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以评促用。
(1)组织开展了电化教学优质课评选,我县19名教师参加了济宁市电化教学优质课评选,其中17人荣获济宁市电化教育教学优质课执教者称号。
(2)在全县中小学教师中开展了电脑制作评选活动,我县30件作品获市级奖励。其中一等奖13件、二等奖9件、三等奖8件,一件作品获得了省级一等奖。
(3)组织开展了多媒体软件评选活动,21件作品获市级奖励。5、以培训促提高。组织教师分别参加了山东省、济宁市中小学电脑机器人制作培训,观摩了全国在山东省举行的机器人比赛现场,参加了济宁市机器人实验室建设现场会,汶上一中被确定为首批机器人实验室建设试点学校。
6、配合市电教馆做了以下工作。
(1)网络资源资基地验收与复验工作,我县三处学校被命名为济宁市网络资源基地学校;(2)开展了公开课听课活动,我县第一实验中学信息教师张新雷执教了市级信息技术公开课。
(3)组织参加了苏鲁豫皖接壤地区第二十二届电教研究会。
二、存在困难与问题随着城市建设力度的加大,城区改造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部分学校需要搬迁调整,有的急需合班并校,原有学校学生数量大大增加,这样就造成了各功能室紧张、欠缺。实验室仪器室的建设也会有影响。从教师结构上看,每年近200位老教师退休或病退,人员十分紧张,部分专职教师要调整到教学第一线。从某种程度上看,很有可能影响我们的实验教学工作。近几年各中学、部分小学实验室虽然建了,仪器也配备了,部分学校微机室建设与配备也基本达到了要求,但管理和使用还存在一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