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等教育心理学及考试试题教师岗前培训.ppt

发布:2018-09-06约2.05万字共14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毕节学院教科院——李舒波 * 偶尔放松一下 * 毕节学院教科院——李舒波 * 胆识、勇气 * 毕节学院教科院——李舒波 * 第十章 高校教师心理 角色(社会角色):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的权力来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 一、高校教师角色的多样性 1.终身学习者 2.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 4.人际关系的协调者 5.学术的研究者 第一节 高校教师的社会角色 * 毕节学院教科院——李舒波 * 二、高校教师角色的形成 1.关注生存阶段 2.关注情境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三、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1.将更多的知识运用于教学问题的解决; 2.解决教学问题的效率高; 3.富有洞察力。 专业培训方法:教学观摩、微格教学、校本培训、组织社会化、从事科研、学历提升。 * 毕节学院教科院——李舒波 * 第二节 高校教师的心理素质 一、高校教师的认知特征 1、敏锐的观察力 2、善于分配注意力 3、准确的记忆力 4、优良的思维品质 二、高校教师的情感特征 1、以师爱为核心的积极情感 2、教师应有的情操:道德感、理智感、美感、责任感 3、教师的意志特征 三、高校教师的人格特征 1、自我意识的完善 2、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良好性格的塑造 4、富有创新精神 * 毕节学院教科院——李舒波 * 四、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 (一)教学效能感 效能感:指人对自己进行某一活动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产生积极影响的主观判断和期望。 教学效能感对教师的影响:(1)影响教师工作中的努力程度及情绪;(2)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教育方式。 * 毕节学院教科院——李舒波 * (二)教学反思力 教学反思: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即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理性反省的能力。 教学反思的方式:反思日记、详细描述、实际讨论、行动研究。 * 毕节学院教科院——李舒波 * (三)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对对学生各种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灵敏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因势利导,妥善处理的能力。 表现在四个方面: 1. 敏锐细致地观察学生 2.冷静理智地处理突发事件 3.针对学生实际对症下药 4. 调控与变通能力 * 毕节学院教科院——李舒波 * (四)大学教师的威信 教师威信: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教师的品格、能力、学识、教育艺术等综合品质在学生心理上所产生的尊敬、爱戴和依赖的情感与态度,也是有效地影响和改变学生心理及行为的能力。 大学教师威信的形成:(1)外部的客观因素为大学教师威信的形成构建平台;(2)大学教师的知情意品质是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3)大学教师人格品质是建立威信的重要保证 ;(4)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对大学威信的建立有较大的影响。 大学教师威信的建立:(1)学高为师,以“才”服众;(2)合理运用威信,以“爱”树立威信;(3)身正为范,以“德”服人;(4)教师风范,以“形”树威。 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 1.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 学生从教师身上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世界观、态度和品德。 2.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3.教师心理健康也是个人幸福的源泉 第三节 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 2011-10-10 毕节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李舒波 * 教师对学生的真诚态度取决于其良好的个人品质和健康的心理 如果让一个学生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让一个学生生活在敌意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让一个学生生活在耻辱中,他就学会了负罪; 如果让一个学生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让一个学生生活在表扬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让一个学生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如果让一个学生生活在诚实中,他就学会了相信。 2011-10-10 毕节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李舒波 * 教师要有五心: 尊重之心 理解之心 宽容之心 平等之心 期待之心 2011-10-10 毕节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李舒波 *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1.良好的职业角色认同 2.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 3.和谐的人际关系 4.良好的自我意识 5.坚强的意志品质 6.丰富的创造力 2011-10-10 毕节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李舒波 * 一个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教师应该具备的品质(A-Z): A(appreciation)欣赏:欣赏身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