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供电企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创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县级供电企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创新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县级供电企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从人员培训、建设管理体制、财务管理体系、控制施工成本、竣工材料、考核机制、结算筹备、信息化系统建设、审计力量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县级供电企业工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县级供电企业 工程项目管控 财务创新
供电企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撑性企业,供电企业加大对电网建设的投入,而国家对电网投入的支持力度也在加大。今年以来,和电力企业相关的工程项目不断增加,所涉及到的投标施工、验收、结算以及和财务相关的全过程,都涉及到投资金融等多个环节,主要体现在资金需求量大等特点。正是由于县级供电企业工程项目繁多,建设周期长,所需资金量大,因此引起在项目工程中的财务成本控制以及财务决算编制等方面会出现进展缓慢的现象,因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而随着外部监管力量的加强,县级供电企业内部体制的不断完善,不同部门对于电力企业项目财务管理的考核也日益增强,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成为县级供电企业管理的一个难点和重点。因此,本文就县级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相关的看法和建议。
一、县级供电企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县级供电企业电力工程合同对于设计和施工方的约束不够
设计现场勘测工作,不细致导致了在设计过程中出现变化较多的预算,影响其精度,而在电力企业按照原有的预算进行材料购置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难以使用而物资积压浪费的现象。施工方有时会故意高估工程成本,从而导致工程量的计算失实,并且也会出现擅自提高工程造价等现象。施工单位,在工程竣工结算提交时,出现工程缓慢的情况也可能导致电力企业难以完成完整的工程结算编制,而县级供电企业在合同编制内容上对施工单位这些方面的约束不够,往往最终自己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损失。
(二)电力工程项目前期管理工作不到位,缺乏有效协调沟通
在电力工程项目的管理方面,县级供电企业没有建立有效运转的内部业务管理流程,内部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奖惩管理办法。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不畅,缺乏有效性财务审计,对于项目实施的过程监管不到位,财务和工程相关部门反映的数据,往往出现不吻合的情况,难以及时准确地反映工程成本状况。在对项目进行立项预算和造价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后期可能出现的分析和调整,只关心项目的实施,而不注重效益管理,对工程结算的过程控制力度不大,因此导致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多,出现投资成本超支和结算滞后等现象。
(三)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力度不够
财务人员没有及时介入工程的前期并跟踪管理,没有能了解工程进度的变化情况,从而不利于工程成本的控制。财务人员在进行竣工验收的环节,往往出现只重视大量日常核算业务,而忽略了对于项目财务的基本管理,从而不能参与核实工程实物量,导致工程成本失实。此外,由于工程监管的力度不够,从而间接导致了工程各项项目成本的增加。
(四)工程项目决算的编制工作滞后
当前很多县级供电企业在进行施工工程竣工后,出现结算滞后或不结算的情况,往往出现重施工,轻结算的情况,从而难以反映固定资产的折旧率导致会计信息失实,从而限制了县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的运转操作。
二、加强县级供电企业工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一)完善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体制
基于当今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管理体制成为了财务控制成本的先决条件。就工程项目本身而言,建立全方位的管理体制是进行财务管控的前提和目标,通过推行相关的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以及合同管理制,建立起符合现代企业的制度,避免投资的无谓浪费,从而确保投资效果。第一,完善工程项目的法人责任制。县级供电企业要想加强项目全过程的管控,必须要加强包括固定资产在内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以及批准条文的管理。第二,完善招投标制度。招标制的实施最大的目的是为了让众多投资承包商进行竞争,从而使得工程上得以节约成本以及获得最优的服务。招投标的工作,不只是一项管理工作,而直接影响到项目的质量。第三,完善工程监理制。工程监理主要通过执行者综合运用各项法律、行政技术手段,对于工程的参与者执行权利、责任方面的必要协调和制约,从而实现工程建设的节省资源和投资效益最优化的目的。第四,完善合同管理制。合同作为工程结算的前提,必须使其在财务决算上,实现财务控制的目的,因为需要在责任和要求上进行明细划分,防止模糊和漏洞的出现。
(二)加强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相关培训
电力企业工程项目离不开具有专业知识的财务和工程概算专业人员。此外,办理工程项目的相关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首先,应该强化相关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更多地了解财务背景知识。而且需要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于电力企业项目工程有深入的了解;其次,要加强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其充分了解项目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