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讲解.pptx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
一、细菌的致病因素毒力侵入数量侵入途径
(一)细菌毒力概念:指细菌致病能力的强弱程度,常用半数致死量(LD50)或半数感染量(ID50)表示。构成毒力的物质基础:侵袭力和毒素。侵袭力毒素
1.侵袭力包括菌体表面结构:荚膜和菌毛侵袭性酶透明质酸酶链激酶(溶纤维蛋白酶)链道酶(DNA酶)
2.毒素内毒素:G-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菌体裂解后释放出来。外毒素:G+菌分泌及部分G-菌裂解后释放到菌体外的毒性蛋白质。分为神经毒素、细胞毒素和肠毒素3类。内毒素:毒性较弱,无组织选择性,抗原性弱,不能脱毒为类毒素外毒素:毒性强,具有组织选择性,抗原性强,可用甲醛脱毒为类毒素
内毒素四大效应发热反应单核-巨噬细胞LPS激活内源性热原质(IL-1、6、8等)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热
LPS白细胞数暂时减少数h后白细胞数显著增多内毒素四大效应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
内毒素四大效应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LPS微血栓形成激活凝血因子皮肤、粘膜、内脏广泛出血、渗血DIC
区别要点外毒素内毒素来源G+菌分泌及部分G-菌裂解释放G-菌裂解释放化学成分蛋白质脂多糖稳定性不稳定,60~80℃破坏稳定,160℃2~4h破坏毒性作用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引起特殊表现稍弱,作用无选择性免疫原性强。可脱毒成为类毒素弱。不能脱毒为类毒素细菌外毒素与内毒素的区别
一、细菌的致病因素毒力侵入数量侵入途径能否引起感染还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力
机体的免疫力机体所处的环境如:医院等细菌机体细菌的毒力细菌的数量细菌侵入途径感染免疫
谢谢!图片、动画及视频仅限教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