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损伤患者的护理—腹部损伤患者的护理(外科护理).pptx
腹部损伤患者的护理;一、类型
二、护理评估
三、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四、护理措施;腹部损伤是指因各种致伤因素作用于腹部,导致腹壁、腹腔内脏器和组织的损伤。
发生率高:战伤工伤、交通事故、自然灾害
涉及面广:包含多系统的脏器和组织
伤情复杂:可同时出现多脏器和组织损伤
危险性大:大出血和感染是死亡的主因
;根据损伤的腹内器官性质:类:(根据损伤的
实质性脏器损伤
肝脾肾胰位置固定组织结构脆弱血供丰富易破裂
空腔脏器损伤胃肠胆道膀胱
按损伤深度分:单纯腹壁伤、腹内脏器伤
按腹壁有无伤口:开放性损伤、闭合性损伤;(一)健康史
⑴暴力撞击、重力挤压、拳打脚踢、锐器刺伤、火器伤、吞食异物伤等。
⑵高处坠落拍击伤。
⑶剧烈爆炸引起的气浪或水浪的冲击伤。
⑷化学性损伤如腐蚀性的强酸、强碱或毒物等的损伤。
★暴力强度、速度、硬度、着力部位、作用力方向;工伤意外;空腔脏器损伤
易伤脏器------小肠、胃、结肠、膀胱
;腹部内脏中最容易受损伤的器官。;腹部内脏中最容易受损伤的器官。
主要危险大出血,单纯伤10%死亡率。
包膜下破裂、中央破裂和真性破裂(最为常见)。
损伤特点:闭合伤中发生率高。
诊断要点:受伤部位,腹内出血,腹膜刺激征。
治疗原则:保命第一,保脾第二。;Ⅰ级---包膜撕裂
Ⅱ级---脾实质破裂较浅未及脾门
Ⅲ级---脾实质破裂延及脾门或脾部分断裂
Ⅳ级---脾血管主干离断或粉碎性破裂;损伤特点:
;处理原则:早期手术。有效止血,彻底清创,防止胆瘘,充分引流。
手术方法:;分类;Ⅰ级---深度<3cm的浅表裂伤或<10%肝表面积的
包膜下小血肿;
Ⅱ级---伤及肝肝动脉门静脉肝胆管的2—3级分支
Ⅲ级---伤及肝肝动脉门静脉肝总管的一级分支伤
;(二)身体状况
⑴单纯性腹壁损伤:受伤部位疼痛、局限性肿胀和压痛,有时可见皮下瘀斑。
⑵实质性脏器(肝、脾、胰、肾等)损伤:主要表现为腹腔出血。如面色苍白、脉率加快,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查体有腹痛、腹胀、腹膜刺激征和移动性浊音。
;(二)身体状况
⑶空腔脏器(肠、胃、胆??、膀胱等〕损伤:主要为腹膜炎的表现。以恶心、呕吐、剧烈腹痛为主要表现。查体有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
⑷腹部开放性损伤伤口可渗出血液、胆汁、肠液、粪便、尿液等,有时可有异物。
;(三)心理-社会状况
;(四)辅助检查
三大常规;血、尿淀粉酶
X线检查:伤道造影(sinography)、血管造影、胸腹平片:50ml气体可显现,腹膜后积气等;选择性动脉造影
B超:实质脏器准确率在90%以上,1cm=500ml
CT:实质性脏器、胰腺和腹膜后间隙优于B超
腹腔穿刺和腹腔灌洗
腹腔镜检查:鱼刺刺破肠道
;(五)处理原则现场急救:
优先处理威胁生命的因素ABC
肝、脾实质性脏器破裂大出血,边抗休克,边手术
内脏脱出不能强行回纳
诊断未明不能使用麻醉类镇痛剂
伤口包扎,补液,
抗生素,TAT,
;(五)处理原则现场急救:
;(五)处理原则;(五)处理原则;(五)处理原则手术治疗
已确诊为腹腔内空腔脏器破裂
有明显腹膜刺激征或腹膜刺激征进行性加重或范围扩大
出现烦躁、脉率增快、血压不稳或休克表现
膈下有游离气体或腹腔穿刺抽的不凝固血、胆汁或胃肠内容物
非手术治疗期间病情加重;1.疼痛与腹部损伤有关
2.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腹内脏器破裂或穿孔等有关
3.皮肤完整性受损与钝性暴力或锐器伤有
4.有感染的危险与皮肤损伤、空腔器官内容物外溢有关。
5.焦虑/恐惧与突发创伤、伤口出血、器官脱出感觉刺激及手术预后有关
6.潜在并发症与急性继发性腹膜炎、失血性休克、腹腔脓肿
;患者体液平衡能得到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患者自诉腹痛缓解或得到控制,舒适感增加
患者恐惧程度缓解或减轻,情绪稳定
保护和正确处理受损皮肤,无感染。
防治感染。
患者未发生并发症或并发症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一)急救护理
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如心跳呼吸骤停、窒息、大出血、张力性气胸等。
;(二)非手术疗法的护理及手术前护理
1.一般护理
(1)卧位:绝对卧床休息。
(2)禁饮食
(3)给予吸氧
(4)病人移动必须有主管护士或相应的医护人员护送
(5)加强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以及其他生活护理;2.病情观察
检查腹部体征1次/30分,BP,P,R1次/15-30分
测RBC,HB和红C压积1次/30-60分,复查WBC
必要时重复B超、诊断性腹穿或腹腔灌洗
注意事项:
观察期三不(不随便搬动患者,不注射止痛针,不给饮食)
;3.治疗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