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外科护理课件).pptx
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一、病因、病理
二、护理评估
三、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四、护理措施;阑尾是细长弯曲的管,在腹部的右下方,位于盲肠与回肠之间,它的根部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远端游离并闭锁,活动范围位置因人而异,变化很大,受系膜等的影响,阑尾可伸向腹腔的任何方位。
;阑尾尖端的方向;阑尾的体表投影
;阑尾的组织结构;阑尾动脉:回结肠动脉的分支,为一无侧支的终末动脉。有
血运障碍时易致阑尾坏死
阑尾静脉:与阑尾动脉伴行,回流入门静脉。阑尾炎症时可引
起门静脉炎和肝脓肿;(一)病因
1.阑尾管腔阻塞:最常见。增生的淋巴滤泡、粪石、结石、异物、蛔虫、肿瘤等阻塞管腔,损伤黏膜上皮,使阑尾壁间质压力升高,妨碍动脉血流,造成阑尾缺血,最终造成梗塞和坏疽。
;;(二)病理
根据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过程和病理解剖学变化,可分为四种病理类型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阑尾周围脓肿
以上四种过程是阑尾炎症发展的不同阶段。;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病变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
阑尾轻度肿胀、少量渗出
轻型、病程早期
症状和体征较轻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病变累及阑尾壁的全层
阑尾肿胀明显,有脓性渗出
病程进展期
症状和体征较重;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
病变致阑尾管壁坏死或部分坏死
阑尾呈暗紫色或黑色,常有穿孔
重型、病程急重期
可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阑尾周围脓肿
病程较慢,被大网膜和邻
近的肠管包裹,可形成炎
性肿块或阑尾周围脓肿。;(一)健康史
了解疾病发生的诱因,如有无急、慢性肠炎、肠道蛔虫等病史,以便做好预防指导。
了解既往有无类似发作史,如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
成人女性病人应了解月经史、生育史等。
;1.症状
(1)腹痛
(2)胃肠道症状
(3)全身症状
2.体征
(1)右下腹固定压痛
(2)腹膜刺激征
(3)右下腹包块
(4)特殊体征;结肠充气试验Rovsingssign;腰大肌试验;闭孔肌试验;直肠指检
盆位阑尾炎常在直肠右前方有触痛
阑尾穿孔,直肠前壁有广泛触痛
发生盆腔脓肿,可触???痛性肿块;(1)小儿急性阑尾炎:发展快,病情重。
(2)老年急性阑尾炎:主诉不强烈、体征不典型。
(3)妊娠期急性阑尾炎:压痛点上移,炎症不局限。
;;
;诊断
转移性右下腹痛+固定性压痛+体温、白细胞升高
鉴别诊断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妇产科疾病:宫外孕、卵巢滤泡或黄体囊肿破裂、巢囊肿蒂扭转、急性输卵管炎、急性盆腔炎等
右侧输尿管结石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其他右侧肺炎、胸膜炎,急性胃肠炎、胆系感染、回盲部肿瘤、结核和慢性炎性肠病、梅克尔憩室炎等;阑尾切除术;(一)疼痛:与急性阑尾炎的炎症刺激及手术创伤有关。
(二)体温过高:与化脓性感染有关。
(三)潜在并发症:术前可出现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腹腔脓肿、门脉炎;术后出血、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粪瘘等。
;◆焦虑情绪消除或减轻,配合医
疗护理工作;
◆减轻疼痛;
◆恢复正常体温;
◆补充足够液体;
◆预防或及时发现并发症。;(一)非手术疗法的护理
1.一般护理包括卧床休息,取半卧位;禁用吗啡或盐酸哌替啶(杜冷丁)止痛,禁服泻药及灌肠。
2.病情观察
3.治疗配合
;(二)手术治疗的护理
2.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
卧位与活动:早期活动
饮食护理:一周内禁忌灌肠和使用泻药
(2)病情观察
(3)治疗配合
;(二)手术治疗的护理
2.术后护理
(4)切口和引流管的护理: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出血及感染的征象。对于腹腔引流的病人,应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扭曲、受压,保持通畅,密观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根据情况在48~72h拔除。
;2.术后护理
(5)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1)内出血
2)切口感染: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3)腹腔脓肿
4)粘连性肠梗阻
5)粪瘘:主要表现为伤口感染久治不愈,
并有粪便和气体溢出。可先行保守治疗,多
数病人粪瘘可自行愈合,如病程超过了3个
月仍未愈合,应考虑手术。
;(三)心理护理
稳定病人情绪,耐心讲解病情及手术的相关事项,消除病人的焦虑、恐惧心理,使病人能积极配合治疗。
;(四)健康指导
1.指导病人注意饮食卫生、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防止腹部受凉、餐后不做剧烈运动,及时治疗胃肠道炎症或其他疾病。
2.术后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发生肠粘连等并发症。
3.阑尾周围脓肿病人经非手术治疗得到控制,嘱出院后三个月再住院行阑尾切除术。
4.出院后如有腹痛、腹胀等腹部不适应及时就诊。;急性阑尾炎的主要病因是阑尾腔梗阻,
主要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