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学钢琴需要注意几个问题.doc

发布:2017-06-06约4.7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学钢琴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Post By:2006-11-24 6:33:00 说到钢琴学习,现在中国的教育市场极为混乱,教法也五花八门,就像赵晓生先生所感叹的那样:“现在什么人都敢教钢琴。”而且钢琴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舶来品,不是我们自己的东西,至于演奏方法也不是从我们国家所发展起来的。最近在论坛里看到很多关于初学钢琴的帖子,以及对于高抬指,节拍器的论述,大家都有不少的看法,所以我想集中说说我的看法,这也是我最近几年对比中国,俄罗斯以及德国的钢琴教育理念,以及我所亲身经历自身钢琴演奏理念的变革之后的一些想法和感慨,希望各位学琴的朋友及老师能从中借鉴我的教训,使各位家长能擦亮眼睛免得花冤枉钱。 ? ??????? 说到中国钢琴教育一些入门的基本练习,我真是太熟悉了,我从小就是在这个模式里长大和学习的,我是来自一个小城市的学生,以前也没有见识过什么是好的演奏,倒是我很好学,总是看书。说到中国钢琴教育的入门阶段,大多数老师都以高抬指为第一课,让学生把手腕放低,把手指高抬,用手指尖触键,后来作为老师的我也这么教过我的学生 (向我当时的学生们表示深深的歉意。。),后拉我跟俄罗斯的老师学过,后来到了德国,我跟德国的老师学过,当然德国的老师的老师有的是德国人有的是法国人,还有的是俄罗斯人。我跟这些老师们都讨论过高抬指的问题,我也记得我刚到德国的时候用手指敲钢琴时的那个样子。。。老师们说的大方向都是一样的,只是会有不同的侧重点,练习的方式也是大同小异,从这点上中国老师们应该反省一下,如果我们对照中国老师的的学术说法,我想仅就北京和上海两地就会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更何况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会有多少中不同的说法呢?我觉得现在钢琴教育混乱的根本原因就是这种学术的不统一。跑题了,接着说高抬指,中国的方式讲究的就是要保证手型是圆的,然后手指尽量高抬,和指尖触键不要折指,要用手指的最尖部去触键,手指就像一个锤子一样在不停地敲打着琴键,例子:大家看看凌远老师的小奏鸣曲的教学录像,那些最后进行示范演奏的学生几乎都在敲琴键。中国老师要求学生这么练习的理由是加强手指的力量和速度练习,以及跑动的所必须的手指能力,看上去好像很有道理,可是实际上和真正需要练习的高抬指练习有很大的差距:差距一,高抬,到底要多高?我在德国的时候我的老师也让我进行了一些高抬指练习,但是那是单纯的手指控制练习,把手放松的伸开,抬起的高度大概只有一公分到两公分那么高,而且手要完全放松,练习的时候强调的是大脑对手指的控制能力,借此来训练手指的独立*和控制能力,而且这个训练可以不在钢琴上只要是放松的状态下,在桌子上和腿上都可以进行;差距二,力量从哪里来?手指么?首先要说明手指没有多少力量,真正用于演奏的力量是手臂的重量,所以在俄罗斯学派都是一手臂的自由落体动作把手臂的重量通过手指落在琴键上,这样即锻炼了手指的支撑能力,又能使手臂放松,因为这个钢琴演奏的先决条件就是放松,至于手指力量的训练也是要有的,用的也是高抬指,但是是很不同的高抬指,后面会有论述;差距三,怎么触键,在咱们中国老师都强调指尖触键,即用手指指肚和指甲连接的部分去触键,可以说是手指的的最前端,其实这个位置触键是错误的,就连中国很多老师都不这么弹,却交给学生要这么弹,很多学生都问老师为什么有些钢琴大师不是这么弹的?这个问题我就问过,可是老师回答,人家以前也是这么练的,只是现在人家弹好了,就自由随意了。只是手型和触键模式只要没有人要改,就永远会保持下去的,触键的正确位置是手指肚的前端,这个位置怎么去衡量呢?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把手很放松的发在钢琴上,当然手要张开一些,(而不是保持什么圆形,各个关节都要鼓出来。)这个时候手指向手心抓,触键的感觉就是把琴键抓住,这个时候手指触键的位置就是正确的位置,这也就到处了差距四,如何训练手指力量,手指用于演奏的力量来自这么一个“抓”字,也就是手指略微抬高,然后用力抓下去,这个抬高完全就是强调手指要独立去触键,而不是用手腕和手臂去把手指压下去。那么现在就形容一下上面提到的自由落体的练习方式,就是把手臂完全落下去,保证手臂手腕的完全放松,最后用手指尖的那个关节抓住琴键,这个时候所形成的声音是最稳定最有共鸣的。所以说钢琴入门的第一课应该是如何放松如何用重量把钢琴弹响。 ??????? 只要有重量,声音就有了最基本的保证,而且无论弹强弹弱都需要重量的支持。这也就是所谓的重量演奏法。 ???????? 然后就是好的声音。好的声音是个什么定义呢?很多人都说这和作品的风格有关,其实不然,风格不过是用来装水的瓶子,而水是声音,好的声音是有一个基本特征的,也是有一个合格的底线的,达到这种底线就意味着有良好声音的毛坯了,至于怎么发展就是个人的问题了。好的声音最基本的特征被国内很多的老师定义为有共鸣,其实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