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管道置换方案.doc
煤气管道置换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现场负责人:
目录
TOC\o1-3\h\z\u
一、置换范围 1
二、置换目标 1
三、置换应具备条件 1
四、置换工作程序 1
五、置换前的准备及技术措施 2
六、置换实施 4
七、置换过程注意事项 6
八、安全技术措施 7
九、设备、材料一览表 8
PAGE1
表一领导小组成员一览表
职务
姓名
项目内职务
职责
公司总经理
组长
分公司总指挥
生产管理部经理
副组长
现场总指挥
设备管理部副经理
副组长
质量检验负责
调度主管
生产调度员
现场运行协调
生产主管
运行调度员
操作运行负责人
安全主管
现场安全员
现场安全负责人
工程管理员
质检员
质量记录员
表二抢险队成员一览表
职务
姓名
项目内职务
职责
生产管理部经理
抢险队长
救援指挥
安全主管
队员
现场抢险
工程主管
队员
现场抢险
生产主管
队员
现场抢险
调度主管
队员
现场抢险
⑴落实好各种材料设备、人员,并按时到位。
⑵落实好技术措施及相关工种的操作人员培训。
⑶落实好交通、照明、医疗器械和设施。
⑷置换方案由技术人员、安全员对参加人员进行交底。
⑸提前做好沿线的宣传工作、落实安全设施。
⑹提前做好置换用的通信联络设施。
六、置换实施
1.管线整体吹扫完毕经检验合格,选用外购作为氮气源,经管道连接至调压站前阀门入口,放散口设置在宝瞬末站。
2.在管线放散口端设一放空阀,并在管线首尾两端各加装一块压力表和温度计,监测压力及温度的变化。
3.进气口用φ100mm、长3.5m的无缝钢管制成,调压站阀门前端放散管道上安装DN32阀门,并焊接在
4.全段氮气置换
(1)确认管线段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2)打开进气阀门,将高纯度氮气(≥99%)从风机出口处注入管线内,当氮气注入量等于该段管子容积时,在放气口处用便携式检测仪进行检测,直至置换合格,并作好记录。关闭放气取样口的阀门,按原样安装相应的设备,并检查严密性。确认氮气置换结束。
(3)管线全线氮气置换合格后,应使管线内氮气的压力保持正压状态。为此,继续将高纯度氮气(≥99%)从风机出口处注入管线内,最后在放散口处检测,测得管线出口处气体氧气体积含量小于2%,管线全线氮气置换完毕。当各放气口取样检测结果都达到此标准时,置换合格。这时可将流程倒成正式投产流程,进入煤气置换阶段。如果暂时不置换,管线两端阀门均应关闭密封。
5.注氮操作参数的确定
(1)注氮温度
氮气进入输气管道之前温度控制在5~15℃之间,以保证管道材质不受损坏。
(2)注氮压力
从置换口注入氮气,注氮气压力一般控制在0.11~0.13MPa,注氮压力和注入煤气压力应保持一致。置换完成后,需保持氮气压力为正压。
(3)注氮量
管道全长约8000m
V=3.14×0.352×8000=3077
按照氮气置换的实际经验,氮气的实际用量应为最小理论用量的1.5-2.1倍,则本次置换所需氮气量为4616-6462m3。
6.煤气置换氮气
采用不加隔离器的置换工艺。通知末站打开放散阀再从起站向管道内直接注入煤气,通过气体之间的直接接触实现煤气置换氮气的投产方案。
(1)煤气推进速度
在置换中,煤气推进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混气长度。如果注入煤气时的压力比注入氮气时的压力大、流速高,气体之间的速度不一致会相互挤压,加速了气体的扩散,导致混气段增长。所以,要慢慢的给风机加负荷。
(2)在保证实际作业可行的情况下,用于置换的时间越少越好,即煤气推进速度越大越好。但是,煤气推进速度越大,要求气源供气流量越大,所以煤气的流速要确保不超过气源的供气能力。
(3)置换时合理控制管道内气体流速,煤气至氮气段和氮气至空气段的置换速度应是相同的,为确保混气段最小,其流速一般控制在3~5m/s.
七、置换过程注意事项
(1)氮气置换法是利用氮气做媒介进行煤气与空气的置换方法。置换时首先将工艺管道灌满氮气,待氮气从放散管逸出,表明空气已排出。然后把管连通,氮气在煤气压力和压差的作用下,经放散管流出。随着煤气不断补入到氮气流出的空间,直到氮气全部排净,在放散管口冒出煤气时,关闭放散管阀门,置换工作便已完成。
(2)严禁烟火和消除可能产生的火种,配备完好的消防设施。
(3)操作人员控制阀门开始启动时,必须遵照指挥人员指令,缓慢开启阀门,使管内气体处于缓慢流动状态,以听不见气流声和杂质撞击声为准。避免因流速过大产生撞击火花或静电火花,引起混合气体达到爆炸极限而发生事故。
(4)置换时化验人员应在吹扫口取样化验,当管内气体含量达到要求时,才算置换完毕,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