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头街道办事处基层领导班子建设现状的调研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山头街道办事处基层领导班子建设现状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8个村、13个社区居委会,农村、社区党组织20个,其中社区党委2个,党员1854人。自2007年10月两委换届后,共选出新的两委成员82名,其中村党组织书记连选连任14人,占总数的70%,村主任连选连任18人,占总数的85.7%,村两委成员中,初次担任两委成员的有16人。村党组织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人兼”共有16人,占总数的76%。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43人,占总数的52.4%。总的来说,换届以来全街道广大村、社区党组织能够按照上级党委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一心
二、存在问题
(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村干部工作呈现动力不足。
1、原经济基础较好,但随着人的观念变化、市场经济发展、国家政策改革,村集体经济不断下滑,造成的村级班子不稳定。例如:竹林社区和冯八峪社区,原有经济基础较好,村级综合实力较强,社区群众各项待遇落实到位,生活相对宽裕,各类矛盾不易显现。但随着国家政策(如关闭小煤井)、市场经济的变化,村集体收入由盈利到负债,村级班子在债务重压下,只能勉强维持日常事物性工作,群众既得利益受到侵害,对干部缺乏信任感,村班子在群众中的威信下降。久而久之,村级班子尤其是“一把手”掌控能力发生变化。表现为:一是思想保守,观念陈旧,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对发展经济引导服务不力,工作放不开手脚。二是畏难情绪严重,主动性差。面对当前工作出现的矛盾和困难,认为“回天无术”,信心不足,思想上产生动摇。出现问题不及时主动应对,动不动就向镇党委政府施压。
2、因企业改制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如:竹林社区在企业改制过程中,由于对改制相关政策研究不透,造成个别人借题发挥,组织煽动部分群众上访,影响改制工作正常进行,造成村级一把手干事创业信心不足,怨天尤人。
(二)个别基层班子战斗力、凝聚力不强,制约各项工作开展。
一是沟通不畅,班子不够团结。全街道各村、社区班子整体上是讲团结、讲合力的,但也有个别村,如:竹林社区书记与委员间由于个人恩怨和派系分化,村干部间缺乏沟通,缺乏信任,造成闹矛盾、不配合的现象,影响社区稳定和各项事业发展。二是新老班子更替,因财务、帐目不清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出现“寅吃卯粮”现象,新班子不好干。对村集体资产搞一次性承包,承包期10年、20年甚至50年,承包金一次性兑现,影响了下几届村级班子的正常运转。村集体经济实力的弱化,新班子交接后工作开展困难大。财务不够公开,新班子难干。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三)各项制度落实执行难,管理缺乏约束力。
一是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部分农村党组织,尤其是个别强村党组织对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的关系摆不正,认为只要经济上去了,党建工作就搞好了。少数村的党支部自身建设有松懈的苗头。有的党支部党员活动一年内仅一、二次。“三会一课”制度执行不好,开行政会代替“三会一课”。二是有的村民主集中制贯彻得不够好,一人说了算,领导方法和管理措施不利于集体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由于主要干部整体素质不高,民主法制意识不强,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经验主义、一个人说了算的工作作风,忽视民主集中制度,在相关村务工作中不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导致好事变成坏事、群众意见较多。三是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有待于提高。主要表现是个别村党员干部组织纪律观念谈薄,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工作作风飘浮,败坏了党的形象,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存在满足现状、小富即安的思想,缺乏想大事、干大事的信心,致使发展的速度不快。四是群团组织薄弱。部分村忽视群团组织建设,缺乏对群团组织的领导,有的长期不开展活动,使群团组织失去吸引力和凝聚力,有组织无活动的问题比较突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发挥得不够好。
(四)待遇落实不到位,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
自2002年在全镇推行了村主要干部年薪制以来,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努力实现责、权、利的统一,形成了村干部监督管理新抓手。但是随着村集体经济的变化,我镇岗位年薪制的执行情况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截至2009年统计执行情况如下。1、年薪制兑现的村、社区9个,经调查了解兑现的村、社区主职干部执行的标准统一,但是两委成员所参照执行的年薪制标准未统一。2、未兑现而挂账的村、社区(2个),因当年没有钱执行,通过挂账等形式进行兑付;3、未兑现的村、社区(10个),由于经济条件制约和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农村基层组织
三、对策及建议
(一)提高班子战斗力,保证干事有“能力”
1、找准症结,分类指导,加快发展。一是加快后进村转化。坚持把不适应村和经济欠发达村的整顿转化工作作为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要针对后进村班子存在的问题,实行分类指导,逐一研究落实整顿措施。主要针对班子不团结、矛盾比较多、社会不稳定等方面,排出3—5个村实行动态管理,重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