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系统生物学的中药药理及方剂配伍理论研究.docx

发布:2018-10-12约1.25万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径;而解表2方仅能影响MyD88非依赖途径。5. 径;而解表2方仅能影响MyD88非依赖途径。 5. 无论Poly(I:C)或LPS均能显著诱导产生细胞因子TNF伍、IFN[1,所试解表和清热 4方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这些细胞因子的合成分泌。但解表2方对Poly(I:C)所致高分泌的抑 制作用似强于清热2方;而清热2方对LPS所致高分泌的抑制作用又似强于解表2方。 这些结果提示,在方剂分类上呈现不同功能的解表方和清热方,都能干预外源微生物 的致病作用、但对TLRs的影响上,具有不同作用和作用途径。鉴于TLR.3定位于细胞的胞 内体膜、其主要配体为病毒核酸,而TLR-4定位于细胞表面,主要配体为细菌内毒素,上 述结果似乎也可为目前的临床经验:解表剂主要用于病毒性疾病初期、清热剂主要用于细菌 性疾患,提供现代科学依据。 同一功能分类的方剂(例如解表剂),由于各个表症患者的具体情况,解表剂又可分为 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等,以使方证相应,达到辨证施治,更有效治疗。鉴于TLR 家族有多个成员、并各有相应配体的特点,为了科学诠释方证相应,我们选择未进行治疗的 临床具有桂枝汤证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采集其血清,体外作用于RAW264.7巨噬细胞,观 察对TLR-1.9mRNA表达的影响(体外模拟桂枝汤证);在此基础上,以辛温解表的桂枝汤和 麻黄汤、辛凉解表的桑菊饮和银翘散等含药血清进行干预,并以健康志愿者的血清作对照。 初步结果如下: 1.解表4方的含药血清对正常的RAW细胞均能促进TLR-3、.7和.9的mRNA高表 达;对TLR-ImRNA,辛温解表2方抑制其表达,而辛凉解表2方则显著促进其表达;此外, 桂枝汤和桑菊饮还能促进TLR.2和.4的mRNA高表达。 2. 对于正常RAW细胞TLRs胞内信号诱致前炎症基凶表达细胞因子的影响,除桂枝 汤可促进其IFN J3分泌量增加外,其余3方则可抑制lL.1B的分泌量,其中,银翘散还能抑 制IL.6和n师Q的分泌量。 3.健康人的血清对正常RAW细胞所试的9种TLR亚型的mRNA表达,以及所检测 的4种细胞因子分泌,均无显著影响。 4.桂枝汤证的上感患者血清对正常RAW细胞,能显著促进TLR.3、.4和.9的mRNA 高表达;显著促进4种细胞凶子(白介素.1、.6、肿瘤坏死凶子和干扰素)的高分泌。 5.在桂枝汤证患者血清激惹RAW细胞I一时分别给予解表4方的含药血清,只有桂枝 汤的含药血清能全部逆转桂枝汤证患者血清所致TLR mRNA的表达异常(显著降低TLR-3、 -4、.9mRNA的高表达,使之趋向于正常),其余3方的含药血清不能全部逆转所致的异常 表达(麻黄汤的含药血清能抑制TLR.3和.4、辛凉解表2方只能抑制TLR.4的高表达);对 于高分泌的4种细胞凶子,桂枝汤含药血清能显著抑制该4种细胞凶子的高分泌,麻黄汤能 抑制3种细胞因子(除TNF外)的高分泌,2个辛凉解表方只能抑制IL.1和IL.6的高分泌。 初步结果表明,桂枝汤证上感患者血清可显著促进巨噬细胞TLR.3、.4和.9的mRNA 高表达,促进IL-1p、IL-6、n虾旺、IFN[3高分泌;只有桂枝汤的含药血清能全部逆转其相 应的高表达和高分泌,所试的其余3个解表方仅可部分逆转,辛凉解表2方的作用范围更差, 似存在方证相应现象。 目前,我们正在继续探讨具有其他3种方证上感患者血清对TLR的影响、以及4方含 药血清的作用,但上述的实验结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去诠释方证相应的学说。 基于系统生物学的中药药理及方剂配伍理论研究 王喜军1曹洪欣2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2.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100700) 74 [摘要]背景中医学在现代临床实践中具有其独特的自身优势和科学价值。但受到中医学 特有理论体系和传统研究方法客观属性的双重限制,使得与中医学理论和临床应用相关的系 [摘要]背景中医学在现代临床实践中具有其独特的自身优势和科学价值。但受到中医学 特有理论体系和传统研究方法客观属性的双重限制,使得与中医学理论和临床应用相关的系 列科学问题不能有效解决,这已经严重制约中医学的学术进步和现代化发展.系统生物学是 一种整体整合性科学,基于系统考量的思想是其核心理念。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 组成部分,其系统性的研究思路与中医学整体观念的理论内涵基本相似,有相同相容的可 能。目的依托中医药背景,课题组利用系统生物学技术对中医学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系列 科学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从代谢组学层面对中医学的科学价值进行阐明。方法基于 UPLC-ESI MS的代谢组学技术,进行中药种质资源代谢表型分析、中药作用机制和中医方荆 配伍规律的示范性研究。结果从代谢组学层面,系统阐明刺五加的性状分化机制和质量属 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