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车灯线光源优化实验.docx

发布:2017-04-10约1.3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车灯线光源优化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 探究车灯丝长度在可能达到照明要求的条件下的最佳值。 二. 问题简述 已知安装在汽车头部的车灯的形状为一旋转抛物面,车灯的对称轴水平地指向正前方, 其开口半径36 毫米,深度21.6 毫米。经过车灯的焦点,在与对称轴相垂直的水平方向,对称地放置一定长度的均匀分布的线光源。要求在某一设计规范标准下确定线光源的长度。 该设计规范在简化后可描述如下。在焦点F 正前方25 米处的A 点放置一测试屏,屏与FA 垂直,用以测试车灯的反射光。在屏上过A 点引出一条与地面相平行的直线,在该直线A点的同侧取B 点和C 点,使AC=2AB=2.6 米。要求C 点的光强度不小于某一额定值(可取为1 个单位),B 点的光强度不小于该额定值的两倍(只须考虑一次反射)。 需要解决的问题: (1)在满足该设计规范的条件下,计算线光源长度,使线光源的功率最小。 (2)对得到的线光源长度,在有标尺的坐标系中画出测试屏上反射光的亮区。 (3)讨论该设计规范的合理性。 三.问题分析 首先利用物理、数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建模。 做出假设 1.车灯反射镜为一旋转抛物面,,即镜面的焦点在坐标原点,若记为镜面的开口半径,表示镜面的深度,则;(题目中,、,因此) 2.为灯丝的长度,灯丝在轴上以焦点为中心对称放置,以表示在焦点正前方放置的测试屏,表示两个测试点(题中)。我们试图通过设计,以最小的发光功率使得在点的光强不小于某一额定值,在点的光强不小于该额定值的两倍; 3.光强具有可加性;灯泡在通电发光时,功率在灯丝上服从均匀分布;一个发光的点光源沿各个方向的辐射强度服从均匀分布,即在以该点光源为中心的球面上点,光强处处相等。 4.设车灯的发光功率取定(单位发光功率),分别以、表示在车灯的照射下测试点、的光强;分别以、表示在处的一个单位点光源的照射下测试点、的光强; 建立模型 模型求解 对任意给定,可以通过模拟的途径计算、: ? 取定足够大数; ? 按照如下方式随机产生条光线,并计算该光线直接照射或经抛物镜面反射后与测试屏的交点 1) 依照均匀分布随机产生,以点作为发光点; 2) 依照单位球面上的均匀分布随机产生点,以相应的径向作为光线的发射方向; ? 取定某适当大小的数,分别以、为中心,以为半径构造球域,就落在其中的数目进行统计,并以之作为、模拟值。 四. 模型仿真 利用mathematica软件进行计算机仿真,模拟车灯发出的光线以及能照亮的目标区域。可用随机发产生均匀分布的光线。 代码:(见附件程序) 仿真结果: 1. 4mm的灯丝: 2. 0.4mm灯丝 五. 数学软件求解 通过对不同长度的灯丝在一定区域照明结果的仿真,在照明区域取两个小区域进行采样,通过采样区光线强度的对比,绘制灯丝长度与照明效果的函数图象,如图 得到灯丝长度约4mm是最佳的的结论。 六. 算法比较 1.软件中的第一种算法,效率低下,只能进行少量模拟,导致结果随机性很大。 其得到的灯丝长度与照明强度的分布曲线十分离散,不利于结果的导出。而且运算速度很慢,等待时间过长。 2.程序中的第二种算法,运算快,效率高,虽然单次仿真的精度不够高,但通过降低单次精度提高运算速度,同时,保证后续求解分布曲线时有充足稳定的数据。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算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