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运放性能指标仿.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级运放仿真总结报告2
模 电 2010级
姓 名 姚 评
实训内容 一级运放仿真
实训时间 2013年7月22号
一级运放各指标仿真总结报告
一、本次一级运放的仿真大概包括以下13个指标:
1、增益Av
(1)、开环增益,闭环增益。
(2)、差模增益,共模增益。
2、输入范围
(1)、共模输入范围。(确定工作区间,即是放大器有放大功能、确定各管子饱和的条件)
(2)、差模输入范围。(电路能够处理的最大差模信号输入范围)
3、摆幅
输出量最大值减最小值。
4、压摆率 又叫压摆,即转换速率(Slew Rate)简称SR
是大信号特性,定义为,在大信号阶跃发生转换时的斜率。
电路接法:单端输出负反馈(输出与输入短路),另一个输入端加上阶跃信号,阶跃信号为共模电压的0.1倍,且输出端与地之间加上电容CL。 也可通过Calculator计算得到。
其仿真结果如图6.4(有超链接)
5、建立时间 Settling time,简称ST。
小信号特性,是输入发生阶跃到输出信号进入最终稳定带的时间间隔。
电路接法:单端输出负反馈结构,不接输出负载CL。另一输入端所加的阶跃信号为共模信号的0.001倍。也可通过Calculator计算得到。
仿真结果如图7.2
6、带宽
(1)、3dB带宽
Bandwidth,通频带增益下降了3个dB时所对应的频率大小,通常对应主极点。
(2)、单位增益带宽GB
增益下降为1,即20lgAv=0时的带宽。
这两个概念可以通过图1.0的仿真结果看到。
7、输入、输出阻抗
(1)、输入阻抗
在输出短路时,输出电流与输入电压之比。
(2)、输出阻抗
输入短路时,放大器的本征阻抗。
8、噪声
(1)、热噪声
(2)、闪烁噪声
噪声。
(3)、散弹噪声
载流子之间碰撞所产生的噪声。
9、功耗
一般要求的指标是指功率:PS=UI
*增益线性度:在整个输入信号范围内,增益的变化率。
10、共模抑制比 CMRR(Common Mode Reject Ratio)
,即差模增益与共模到差模的转换系数比,它表示了差动放大器中对共模扰动影响的抑制能力。(只适用于全差动放大器)。
求值方法有两种:(1)、通过公式分别求出差模增益差模增益从而得出;(2)、将电路接成单位增益负反馈结构后,小信号分析,然后列出方程求解。
11、电源抑制比 PSRR(Power Supply Rejection Ratio)
差模增益与电源到输出的增益之比,(其中和vin=0是指电压源和输出电压的交流小信号为0,而不是直流电平)。求值方法:
、通过公式,特殊情况是,当差分信号为0时Add=1,则;
(2)、当电路接成单位增益负反馈结构后,根据小信号电路列方程求解。
12、失调 V offset(V os)(5~10mV)。
当小信号输入为0时,输出偏移工作点的幅度与差模增益之比——输入失调(无法通过仿真得到)
13、相位裕度(Phase Margin)PM
在给定负载下,增益下降为1时,相位变化的剩余量。
PM=Av(w1)-(-180。)=Av(w1)+180。 概念图如图11.1(有超链接)
*非线性失真:期间的非线性特性和非线性的变化引起(无法通过仿真得到)。
现在对各个指标进行仿真
1、仿真前的准备,设计规则如下:
(、SMIC:0.35 mix signal:2P3M 电源:=3.3v
(、设计指标:
a、增益Av50dB
b、输出端节点对地总电容:CL=5pF
c、带宽:GB≥500MHz
d、输出摆幅:1.8v
e、功耗:Ps10mW
(、在0.35工艺下各器件数据:
PMOS 0.6247 8.08 12.8 54.6 NMOS 0.4215 794 40.5 175.9
六种电路图如下:
、P管为二极管连接,如图1
、电流源连接,如图2
、电流镜负载,如图3
、套筒式单端输出,如图4
、套筒式双端输出,如图5
、折叠式双端输出,如图6
图1
图2
图3
图4
如图5
图6
1、功耗
对于一个一级运算放大器,首先要满足的指标是电路的功耗,要求的功率,又Ps=U*I,在0.35工艺中U==3.3V,可算得:I,这在开始设置尾电流源(栅极加有电压源的MOS管)各参数(管子宽长比,偏置电压大小)时是十分重要的。
增益
接下来是调节各管子饱和,首先要估算各层管子分得的电压(详情见LZW书p246例9.5),然后算出偏置电压,通过公式:计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