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7章 数据库设计2(1).ppt

发布:2021-11-16约1.02万字共8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7.5.4 评价物理结构 对数据库物理设计过程中产生的多种方案进行评价,从中选择一个较优的方案作为数据库的物理结构。 评价方法 定量估算各种方案 存储空间 存取时间 维护代价 对估算结果进行权衡、比较,选择出一个较优的合理的物理结构。 第七章 数据库设计 7.1 数据库设计概述 7.2 需求分析 7.3 概念结构设计 7.4 逻辑结构设计 7.5 物理结构设计 7.6 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 7.7 小结 7.6 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 7.6.1 数据的载入和应用程序的调试 7.6.2 数据库的试运行 7.6.3 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数据的载入 数据库结构建立好后,就可以向数据库中装载数据了。组织数据入库是数据库实施阶段最主要的工作。 数据装载方法 人工方法 计算机辅助数据入库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应用程序的调试 数据库应用程序的设计应该与数据设计并行进行 在组织数据入库的同时还要调试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的设计、编码和调试的方法、步骤在软件工程等课程中有详细讲解,这里就不赘述了 7.6 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 7.6.1 数据的载入和应用程序的调试 7.6.2 数据库的试运行 7.6.3 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7.6.2 数据库的试运行 应用程序调试完成,并且已有一小部分数据入库后,就可以开始对数据库系统进行联合调试,也称数据库的试运行。 主要工作包括: 功能测试:实际运行应用程序,执行对数据库的各种操作,测试应用程序的各种功能。 性能测试:测量系统的性能指标,分析是否符合设计目标。 数据库的试运行(续) 数据库性能指标的测量 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在评价数据库结构估算时间、空间指标时,作了许多简化和假设,忽略了许多次要因素,因此结果必然很粗糙。 数据库试运行则是要实际测量系统的各种性能指标(不仅是时间、空间指标),如果结果不符合设计目标,则需要返回物理设计阶段,调整物理结构,修改参数;有时甚至需要返回逻辑设计阶段,调整逻辑结构。 数据库的试运行(续) 数据的分期入库 重新设计物理结构甚至逻辑结构,会导致数据重新入库 由于数据入库工作量实在太大,所以可以采用分期输入数据的方法 先输入小批量数据供先期联合调试使用 待试运行基本合格后再输入大批量数据 逐步增加数据量,逐步完成运行评价 数据库的试运行(续) 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 在数据库试运行阶段,系统还不稳定,硬、软件故障随时都可能发生 系统的操作人员对新系统还不熟悉,误操作也不可避免 因此必须做好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工作,尽量减少对数据库的破坏 7.6 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 7.6.1 数据的载入和应用程序的调试 7.6.2 数据库的试运行 7.6.3 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7.6.3 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在数据库运行阶段,对数据库经常性的维护工作主要是由数据库管理员完成的,包括: 1. 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 数据库管理员要针对不同的应用要求制定不同的转储计划,定期对数据库和日志文件进行备份。 一旦发生介质故障,即利用数据库备份及日志文件备份,尽快将数据库恢复到某种一致性状态。 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续) 2. 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控制 初始定义 数据库管理员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授予不同的操作权限 根据应用环境定义不同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修改定义 当应用环境发生变化,对安全性的要求也会发生变化,数据库管理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原有的安全性控制 由于应用环境发生变化,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条件也会变化,也需要数据库管理员不断修正,以满足用户要求 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续) 3. 数据库性能的监督、分析和改进 在数据库运行过程中,数据库管理员必须监督系统运行,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改进系统性能的方法。 利用监测工具获取系统运行过程中一系列性能参数的值 通过仔细分析这些数据,判断当前系统是否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如果不是,则需要通过调整某些参数来进一步改进数据库性能 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续) 4. 数据库的重组织与重构造 (1)数据库的重组织 为什么要重组织数据库 数据库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记录的不断增、删、改,会使数据库的物理存储变坏,从而降低数据库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和数据的存取效率,使数据库的性能下降。 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续) 重组织的形式 全部重组织 部分重组织 只对频繁增、删的表进行重组织 重组织的目标 提高系统性能 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续) 重组织的工作 按原设计要求 重新安排存储位置 回收垃圾 减少指针链 数据库的重组织不会改变原设计的数据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数据库管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