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5247-2008微束分析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 测定钢中碳含量的校正曲线法.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17.180.30
N33
园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1 1
GB/T5247--2008/IS06592:2006
152471994
代替GB/T
微束分析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
测定钢中碳含量的校正曲线法
Microbeam
analysis--Electronprobemicroanalysis--
for thecarboncontentof
Guidelines
determining
steels calibrationcurvemethod
using
(IS016592:2006,IDT)
2009—04—0
2008-08-20发布 1实施
丰瞀徽鬻瓣警糌瞥翼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仪1”
GB/T15247--2008/IS016592:2006
刖 昌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
16592:2006《微束分析——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校正曲线法测定
钢中碳含量》(英文版)。
本标准对ISO
16592:2006作了如下编辑性修改:
——附录B中Cs—o.44改为Cs—o.444,小数点后多保留一位,以与“(cs)保留位数一致。
本标准代替GB/T
(检量线法)》。
15247
本标准与GB/T 1994的主要区别为:
——标准更名为《微束分析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测定钢中碳含量的校正曲线法》;
——在第1章中更清楚地规定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为了阐述分析原理,在3.4中增加了“电子束能量与碳K。峰强度的关系”和“碳K。峰的组成”
两张图表;
——增加了“附录A校正曲线法中计算值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和“附录B钢中碳的质量分数
测定和不确定度评估举例”。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增加了“3检测不确定度评估”的内容,删除了原标准第10章“分析准确度”的内容。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钢铁研究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衍勇、钟振前、毛允静。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52471994.
——GB/T
1 16592:2006
GB/T5247--2008/ISO
微束分析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
测定钢中碳含量的校正曲线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电子探针测定碳钢和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