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膨胀的控制措施.pdf
污泥膨胀的控制措施
控制污泥膨胀措施大体可分成三类。一类是临时控制措施,第二类是工艺运行控制措
施,第三类是永久性控制措施。
临时控制措施有哪些?
答:临时控制措施主要用于控制由于临时原因造成的污泥膨胀,防止污泥流失,导致
出水SS超标或污泥的大量流失。临时控制措施包括絮凝剂助沉法和杀菌剂杀菌法两种。絮
凝剂助沉法一般用于非丝状菌引起的污泥膨胀,而杀菌法适用丝状菌引起的污泥膨胀。
(1)絮凝剂助沉法是指向发生污泥膨胀的曝气池中投加絮凝剂,增强活性污泥的凝聚性
能,使之容易在二沉池实现泥水分离。混凝处理中的絮凝剂一般都可以在此时应用,常用的
絮凝剂有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铁等无机絮凝剂和聚丙烯酰胺等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絮凝剂
可加在曝气池的进口,也可投在曝气池的出口,但投加量不可太多,否则有可能破坏细菌的
生物活性降低处理效果。使用絮凝剂时,药剂投加量折合三氧化二铝为l0mg/L左右即可。
(2)杀菌法是指向发生膨胀的曝气池中投加化学药剂,杀死或抑制丝状菌的繁殖。从而
达到控制丝状菌污泥膨胀的目的。常用的杀菌剂如液氯、二氧化氯、次氯酸钠、漂白粉、过
氧化氢等都可以使用。实际加氯过程中,应由小剂量到大剂量逐渐进行,并随时观察生物相
和测定SVI值,一般加氯是为污泥干固体重的0.3%~0.6%,当发现SVI值低于最大允许值
或镜检观察到丝状菌菌丝溶解,应当立即停止加药。投加过氧化氢对丝状菌有持续的抑制作
用,过低不起作用,过高会导致污泥氧化解体。
调节运行工艺措施有哪些?
答:调节运行工艺控制措施对工艺条件控制不当产生的污泥膨胀非常有效。具体方法
如下:
(1)在曝气池的进口加黏土、消石灰、生污泥或消化污泥等,以提高活性污泥的沉降性
能和密实性。
(2)使进入曝气池的污水处于新鲜状态,如采取预曝气措施,使污水尽早处于好氧状态,
避免形成厌氧状态,同时吹脱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3)加强曝气强度,提高混合液溶解氧浓度,防止混合液局部缺氧或厌氧。
(4)补充氮、磷等营养盐,保持混合液中碳、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平衡。在不降低污水
处理功能的前提下,适当提高F/M。
(5)提高污泥回流比,降低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避免在二沉池出现厌氧状态。
(6)当pH值低时应加碱性物质调节,提高曝气池进水的pH值。
(7)利用在线仪表的手段加强和提高水质分析的时效性,发挥预处理系统的作用,保证
曝气池的污泥负荷相对稳定。
永久性控制措施有哪些?
答:永久性控制措施是指对现有设施进行改造或设计扩建、新建工程时予以充分考虑
使污泥膨胀不发生,或发生污泥膨胀时有预防性设施。常用的永久性措施是在曝气池前设生
物选择器。通过选择器对微生物进行选择性培养,即在系统内只利于菌胶团细菌的增长繁殖,
不利于丝状菌的大量繁殖增长。从而避免生物处理系统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发生。选择器有三
种:好氧选择器、厌氧选择器和缺氧选择器。
(1)好氧选择器的机理是提供一个溶解氧充足、食料充足的高负荷区,让菌胶团细菌率
先抢占有机物,不给丝状菌过度增长的机会。例如在活性污泥法工艺的选择器就是在回流污
泥进人曝气池前进行再生性曝气,减少回流污泥中高黏性物质的含量,使其中微生物进人内
源呼吸段,提高菌胶团细菌摄取有机物的能力和与丝状菌生物的竞争能力,从而使丝状菌膨
胀和非丝状菌膨胀均能得到抑制。为加强微生物选择器的效果,可以在再曝气过程中投加足
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提高污泥的活性。
(2)缺氧选择器控制污泥膨胀的原理是:大部分菌胶团细菌能利用选择器内硝酸盐中化
合态氧做氧源,进行生物繁殖,而丝状菌(球衣菌)没有这种功能,因而在选择器内受到抑制,
增殖落后于菌胶团菌种,大大降低了丝状菌膨胀发生的可能。
(3)厌氧选择器控制污泥膨胀的原理是:大部分种类的丝状菌(球衣菌)都是好氧的,在厌
氧条件下将受到抑制。而菌胶团细菌有一大部分为兼性菌,在厌氧状态下短时间内进行厌氧
代谢,继续增殖。但是厌氧选择器的设置,会导致产生丝状菌中丝硫菌污泥膨胀的可能性,
因为菌胶团的厌氧代谢会产生硫化氢,从而为丝状菌的繁殖提供条件。因此,厌氧选择器的
水力停留时间不宜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