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游离辐射与游离辐射的定义.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非游離輻射與游離輻射;綱要;何謂非游離輻射;原子輻射與核輻射;游離輻射;輻射與DNA的作用;電磁輻射光譜;非游離輻射的種類;紫外線 (Ultraviolet, UV) (1);紫外線 (Ultraviolet, UV) (2);紫外線 (Ultraviolet, UV) (3);紫外線 (Ultraviolet, UV) (3);紫外線 (Ultraviolet, UV) (4);人為的紫外線來源 (1);人為的紫外線來源 (2);人為的紫外線來源 (3);人為的紫外線來源 (4);紫外線和物質的作用機制---吸收;紫外線的生物效應;紫外線的生物效應;UV誘發靈長類眼角膜炎的作用波段;紫外線對皮膚的危害 (1);紫外線對皮膚的危害 (1);皮膚的結構;紫外線??皮膚的危害 (2);紫外線對皮膚的危害 (3);紫外線對眼睛的危害;UV 暴露控制 (1);UV 暴露控制 (2);紫外線指數 (UV Index);紅外線 (Infrared, IR);紅外線的危害 (1);紅外線的危害 (2);雷射 (Laser) (1);雷射危害的生物機轉 (1);雷射危害的生物機轉 (2);眼睛的結構;有關電磁場的基本觀念;暴露於電磁場之結果;預防電磁波危害之基本觀念;1895;居里夫人的死亡病因:「長期積蓄放射性光線而導致最後的惡性貧血症。」;原子輻射與核輻射;核蛻變實例;游離輻射;游離輻射的特性;活度(A)與衰變常數(l);放射性同位數經過衰變,其原子個數變為原來一半所需的時間,稱為半衰期。; 相對生物效應(Relative Biological Effectiveness);輻射的健康效應;淺部組織器官(皮膚及水晶體等)以非機率效應為防護重點;致死劑量(Lethal Dose), LD;輻射急性效應;0~0.5 Sv;輻射急性效應;輻射急性效應;放射性射源的分類;體外曝露;體內曝露;簡易的輻射防護方法;a粒子的屏蔽考量;β粒子屏蔽考量;高能量、高通量β粒子的屏蔽;光子屏蔽考量;半值層(HVL)-衰減輻射強度至原來一半所需的屏蔽厚度。
針對鈷六十而言,HVL(鉛)=1.2 cm,HVL(混凝土)=6.2 cm 。;;實驗室操作輻射源之危害因素;實驗室操作輻射源之安全守則;操作鬆散的放射性物質,或加熱處理過程,應在氣櫃內進行。
操作過程中如不慎吸入放射性物質,或發生與放射性物質有關之身體傷害時,應即通知輻防人員。
遵循TSD體外輻射暴露防護準則。(T:時間短﹔S:使用屏蔽﹔D:距離長)避免不必要的體外暴露。
實驗完畢應偵測實驗場所如檯面、地面、氣櫃、水槽是否污染,如有污染應即除污。
離開實驗室前,應偵測身體是否受到污染。如發現污染,應即依人員除污步驟進行除污,確認無污染始得離去。;輻射場所發生火災之處理原則;輻射劑量限制之目的;個別組織器官的等值(效)劑量;輻射加權因數(Radiation Weighting Factor);全身組織器官的有效劑量;Thyroid (0.05)
Oesophagus (0.05)
Breast (0.05)
Lung (0.12)
Stomach (0.12)
Liver (0.05)
Colon (0.12)
Bladder (0.05)
Gonads (0.20)
Skin (0.01)
Bone surface (0.01)
Red bone marrow (0.12)
Remainder (0.05);我國游離輻射防護安全標準之工作人員的個人劑量限度:;我國游離輻射防護安全標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