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企业废弃物处理与回收制度.doc
环保企业废弃物处理与回收制度
TOC\o1-2\h\u16239第一章总则 1
285091.1目的与依据 1
258911.2适用范围 1
103881.3基本原则 2
4003第二章废弃物分类 2
100452.1分类标准 2
59662.2各类废弃物明细 2
2797第三章废弃物收集与存储 3
274673.1收集流程 3
175223.2存储要求 3
1641第四章废弃物运输 3
255184.1运输方式选择 3
134.2运输过程管理 3
30042第五章废弃物处理 4
167435.1处理方法与技术 4
306745.2处理设施与设备 4
27020第六章废弃物回收 4
264596.1回收流程 4
325536.2回收利用方式 4
9601第七章监督与检查 4
176317.1内部监督机制 5
236817.2检查内容与频次 5
28054第八章附则 5
181358.1制度解释与修订 5
62118.2生效日期 5
第一章总则
1.1目的与依据
为了加强环保企业对废弃物的管理,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本制度。本制度旨在规范环保企业废弃物的处理与回收行为,保证废弃物得到合理处置和有效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环保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的处理与回收。包括但不限于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危险废弃物等。同时本制度也适用于与环保企业合作的相关单位和个人在废弃物处理与回收方面的行为。
1.3基本原则
废弃物处理与回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减量化原则: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优化产品设计等方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
(2)资源化原则: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和利用,使其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无害化原则:采用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和技术,保证废弃物的处理过程和结果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
(4)全过程管理原则:对废弃物的产生、收集、存储、运输、处理和回收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管理,保证各个环节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第二章废弃物分类
2.1分类标准
根据废弃物的性质、来源和危害程度,将废弃物分为以下几类:
(1)可回收废弃物:指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经过回收处理后可以再次利用的废弃物,如废纸、塑料、金属等。
(2)有害废弃物:指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具有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如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油漆桶等。
(3)一般废弃物:指除可回收废弃物和有害废弃物之外的其他废弃物,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
2.2各类废弃物明细
(1)可回收废弃物包括:废纸类(报纸、杂志、纸箱等)、塑料类(塑料瓶、塑料袋、塑料薄膜等)、金属类(废铁、废铜、废铝等)、玻璃类(玻璃瓶、玻璃碎片等)、织物类(旧衣物、毛巾、床单等)。
(2)有害废弃物包括:电池类(干电池、充电电池等)、荧光灯管类(直管型、环型、紧凑型等)、油漆涂料类(废油漆、废涂料、废溶剂等)、药品类(过期药品、废弃药品等)、电子电器类(废旧电脑、废旧手机、废旧电视等)。
(3)一般废弃物包括:食品残渣、果皮纸屑、灰土砖石、陶瓷碎片等。
第三章废弃物收集与存储
3.1收集流程
(1)环保企业应根据废弃物的分类标准,设置相应的收集容器,并在容器上标明废弃物的种类和标识。
(2)生产车间和办公区域应分别设置废弃物收集点,员工应将产生的废弃物分类投放至相应的收集容器中。
(3)废弃物收集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将收集容器中的废弃物运输至废弃物存储场所。
3.2存储要求
(1)废弃物存储场所应符合环保、安全的要求,具备防雨、防渗、防漏等功能。
(2)不同种类的废弃物应分别存储,避免相互混合和污染。
(3)有害废弃物的存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设置专门的存储区域,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废弃物存储场所应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保持环境整洁。
第四章废弃物运输
4.1运输方式选择
(1)根据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和运输距离,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如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等。
(2)对于危险废弃物的运输,应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运输单位,并严格按照危险货物运输的相关规定进行操作。
(3)运输车辆应符合环保、安全的要求,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和应急处理器材。
4.2运输过程管理
(1)运输人员应熟悉废弃物的性质、危害和运输要求,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和运输操作规程。
(2)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废弃物泄漏、散落和飞扬,对环境造成污染。
(3)运输车辆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车辆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