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惊寂大人讲习全纪录.doc

发布:2018-02-04约3.23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曾经我跟一个作者讨论过一个桥段,是男主角揍了某个欠扁的龙套。   然后藉此和女主角搭上关系,然后藉此和女主角搭上关系。   当时这个桥段我们讨论的时候都觉得有意思,但后来我看到他写出来的第一稿时,感觉就觉得很不对劲。   他确实是严格按照我们当初讨论的桥段来写了,文笔也不差,但看上去就是平板的很。   我仔细再看了两遍后才发现问题,他把这个事件忠实的记录下来了……   但没有演绎出来。   他照我说的,让主角打晕了龙套,用垃圾车推着走,女主角在后面跟踪,仅此而已。   这个就很崩溃了,也就是说,没有真正符合的渲染和煽情?   人物把动作环节都做到了,但没有细节润色,后来我跟他说了这个问题,让他去改。   他改过后,加了一段死跑龙套的在垃圾车上醒过来,和主角再起口头冲突。   这样感觉好了一些,但还是不够有趣,或者说,太常规了。   最后,我给他的建议是,让龙套醒过来准备和男猪再开干,但男猪这时利用了背后跟踪的女猪警察的身份,   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对方相信自己打晕他是为了他好,避免他之前闹事被女警抓去吃牢饭。   然后死龙套很感激地主动要求男猪再往他头上盖块西瓜皮。   然后,再描写后面女猪利用道具观察到这两个明明关系恶劣的男人突然友好起来。   想要弄明白中间到底男猪做了什么,以此推动人物关系走往下一个阶段。   即是说描写剧情时要注意不能太平滑?通过出人意表的方式来吸引读者的兴趣?   但这个作者当时还犯了另一个问题,他没有调动自己角色的背景资源。我建议他让男猪打晕龙套用垃圾车推走,然后吸引女猪注意。这是基本骨架。他就这么直挺挺地推走了。   事实上,这里面三个人物,男猪的身份是个口才很好的人,女猪是警察,龙套是个脑筋不太好的强壮混混。这是他们的身份和背景。   那么这个事件发生时,就应该对应三者的身份来发挥其特长,来润色,我最后的建议就是考虑到这个作者给这三个人设定的身份和能力做出的。但他作为设定这三人身份的原作者。   在写这个桥段时,却完全没有想到把这三人的背景资料融入。   结果写出来的东西就变成了,任何职业的人在那种情况下都会有的平凡反应。   换而言之,如果他当时给男猪设定的身份是个暴力男的话。我给出的建议肯定不会是这种走搞笑风格的了。   也即是对每个人物所该具备的性格与语言进行描写?   我举这个例子,其实也是接着之前字母的那个话题(Z大提问)   编辑不能帮你把书写红,只能减少你出错的机会。同样的桥段,不同的作者写出来不一样的理由之一。就在我上面的那个例子里了。   经常听到有读者抱怨很多书看上去千人一面,其实症结也在这里,天下文章一大抄。   某个桥段写红了,跟风者一拥而上,但为了避免抄袭的指责,所以不可避免的要在人物身份或背景上做些改变。但接下来,问题来了,他们依然照着那个红桥段的路子写,却全然没注意,自己重设过的角色,不应该有和借鉴对象相同的反应,或者或相似的反应,结果就让人看得无比别扭或无趣,所以就跟得半红不黑甚至仆街了。   很多老写手的风格基本定型,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好?   风格定型并不是坏事呀。对于人物的塑造,我倒是有些经验心得,但是静寂大大,我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自己适合塑造的人物,这也是个一直困扰我的问题。   比如,我觉得自己适合塑造暴力热血男,但是又想写几个心思细腻的反派   可是写着写着,反派就变成暴力热血类了```````````或者阴险小人类了)   作者大致上有两种习惯   一种是用情节去影响人物,一种是用人物去推动情节。   在网络连载的压力下,很多作者在连载到中后期。往往就会变成前者的情况。   因为这个时候,你已经被情节赶着走了,没功夫去考虑人物的正常反应了。   所以就会出现这种问题,没功夫去考虑人物的正常反应了。我觉得字母你可能更习惯于思考。   如何创造出有趣或有悬念的情节,以及矛盾冲突。这种情况下,人物会被你下意识地放在次要位置上。所以,你放慢了剧情也一样。那么,人物的形象就被迫要为剧情牺牲了。   所以我说是习惯的问题啊。你的书迷重视情节,所以你也就习惯重视情节。   所以人物形象就总会不知觉地走样,这个真不好说,看作者和他读者群的喜好了。   想当年风姿物语,罗大可是人物派,情节都是迁就人物的,所以,当年风姿的书迷讨论起来时,大多是在为人物打架,其实我觉得吧,作者一开始写作时都是蛮迷茫的。   当读者发现了他作品中的闪光点,并为之作出回应时,作者就会去迁就。   反过来,当作者迁就到一定程度,那么他聚集起来的读者群构成,也就定型了,而为了维护这个读者群,他不得不一直在某条路上写下去。然后,就变成风格基本定型。   成功的作者最好不要贸然变换,那是有风险的。   每个业界都有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