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分类与识别技术 -程虎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药用裸子植物 一、核心分类特征 (1). 全为木本植物。 (2). 胚珠裸露,种子裸露,不形成果实。 (3). 裸子植物多为乔木;木材结构以管胞为主 二、分类 4纲9目12科71属约800种。 中国4纲8目11科41属236种47变种,其中一种1科7属51种2变种。 陕西秦岭分布9科21属34种3变种1变型。常见入药7科11属15种1变型。 三、主要入药种类及入药部位 苏铁科 Cycadaceae 主要特征: 常绿木本植物,常不分枝; 叶大,羽状分裂; 雌雄异株,球花单生干顶; 小孢子叶球柱状,下着生多数小孢子囊; 大孢子叶球状或柱状,羽状分裂,边沿着生2-10个胚珠; 种子核果状。 三、主要入药种类及入药部位 苏铁科 Cycadaceae 主要特征: 常绿木本植物,常不分枝; 叶大,羽状分裂; 雌雄异株,球花单生干顶; 小孢子叶球柱状,下着生多数小孢子囊; 大孢子叶球状或柱状,羽状分裂,边沿着生2-10个胚珠; 种子核果状。 柏科 Cupressaceae 主要特征 1.常绿乔木或灌木,有树脂,树皮长条状纵裂 2.叶:交互对生或3枚轮生或者二者兼有,鳞形或刺形,基部下延或有关节; 3.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 4.球果:小,种鳞交互对生,革质、木质或肉质结合;1年或2年成熟;种鳞扁平盾形覆瓦状或镊合状排列。 5.种子:有翅或无翅,子叶2,稀5-6。 三尖杉科 Cephalotaxaceae 主要特征 1.常绿乔木或灌木。 2.叶条形,螺旋状互生。 3.雌雄异株。 4.种子核果状,全为肉质假种皮所包被。 红豆杉科 Taxaceae 主要特征 1.常绿乔木或灌木。 2.叶条形。 3.雌雄异株。 4.种子全包或部分包被于肉质假种皮中。 麻黄科 Ephedraceae 主要特征: 1.小灌木或亚灌木; 2.叶小、鳞片状; 3.雌雄异株; 4.具假花被; 5.木质部出现导管。 第六章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一、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1.具有真正的花 2.具雌蕊和果实 3.具有双受精现象 4.孢子体高度发达 5.配子体进一步退化(简化) 二、分类原则 一般公认的药用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演化规律)如下: 被子植物的分类 药用被子植物重点科与常见药用植物种类 蓼 科 Polygonaceae 草本 ,茎节膨大; 单叶互生,常有膜质托叶鞘 花两性稀单性, 花被片3~6,雄蕊6~9 , 心皮2~3合生 ,1室,1胚珠, 瘦果或小坚果。 毛茛科 Ranunculaceae 草本稀木本 ; 叶互生稀对生; 花两性稀单性, 萼片3~∞,花瓣3~∞ 雄雌蕊多数,螺旋状排列, 离生心皮,子房上位; 聚合瘦果或聚合蓇葖果 木兰科 Magnoliaceae 十字花科Cruciferae/Brassicaceae 草本,植物体有时含辛辣液汁。单叶互生;无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多排成总状花序;萼片4,2轮;花瓣4,覆瓦状排列,呈十字形;雄蕊6,2短4长,为四强雄蕊;子房上位,心皮2,合生,由假隔膜分为2室,侧膜胎座,胚珠1至多数。长角果或短角果,多2瓣开裂。种子无胚乳。 豆科 Leguminosae/Fabaceae 主要特征 叶常互生;多为羽状或掌状复叶,少为单叶;具托叶,托叶呈叶状、鳞片状或刺状;有时叶轴顶端的小叶变态成卷须。花两性,常两侧对称,集成总状花序、头状花序或穗状花序;萼片常5,合成或离生;花瓣常5,离生,少合生;雄蕊多为10枚,常成二体雄蕊,或分离,稀多数;心皮1,子房上位,1室,边缘胎座,胚珠1至多数。荚果。 仅次于菊科和兰科,为种子植物的第三大科。 芸香科 Rutaceae 主要特征 乔木或灌木,常具刺,稀草本。 叶、花、果通常有透明的腺点;多含挥发油 (有油细胞或分泌腔)。 叶常互生或对生,复叶或单身复叶,无托叶。 花两性;辐射对称,花盘发达,心皮4~15。 果实为柑果、蒴果、核果或蓇葖果,稀翅果。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主要特征 木本或草本,含乳汁; 花单性同株或异株,常为杯状聚伞花序; 有花盘或腺体,子房上位,心皮2-5; 蒴果,稀浆果或核果。 锦葵科 Malvaceae 主要特征 木本或草本,皮部富纤维,具粘液。 单叶,互生,常为掌状脉。托叶早落。 花两性,稀单性,辐射对称,单生或成聚伞花序 萼片5,常有副萼,萼宿存;花瓣5,旋转状排列,单体雄蕊,花药1室,肾形,花粉粒大,具刺。 子房上位,由3至多数心皮合生,中轴胎座。 蒴果。 五加科 Araliaceae 主要特征 木本、藤本或多年生草本; 叶多互生,掌状复叶或羽状复叶; 花两性,稀单性或杂性;花小,辐射对称,伞形花序或再集合成圆锥状或总状复合花序。雄蕊多与花瓣同数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