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风景名胜区景观格局动态及其模拟.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卷第 ## 期 生 态 学 报 /012 ! ,.02 ##
!$$ 年## 月 %’% ()*)+,% -,.,% .032 ,!$$
庐山风景名胜区景观格局动态及其模拟
#,! #, ! 8 V
!
胡海胜 ,魏美才 ,唐继刚 ,张福庆 ,郑艳萍
(#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沙W V #$$$ #;! 2 江西财经大学旅游学院,南昌W 88$$ #8 ;
8 2 江西省工程咨询中心,南昌W 88$$V6 ;V 2 江西财经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南昌W 88$$ #8 )
摘要:在遥感和+,- 技术支持下,以#:99 和!$$$ 年的’X 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分析了庐山风景名胜区的
景观空间格局特征和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庐山的景观格局在过去的#!= 内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阔叶林由#:99 年的!Y2 99Z 上
升到!$$$ 年的YV 2 Y#Z ,年均增加9! 2 V8 ?! ,总增加面积与针叶林、灌草地和耕地的总减少面积相当。针叶林、灌草地、建设
用地和未利用地的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其中以灌草地年均增加#!82 V! 块为最高;与此相反的是水体、
阔叶林和耕地的衰减,其中耕地以年减少约!V62 V! 块的减速最为迅速。针叶林和灌草地的破碎化进一步加强,而阔叶林则填
补了前两者减少面积的空白。#:99 年灌草地的最大斑块指数列居各景观类型之首,#!= 后这一优势为阔叶林景观所取代。建
设用地总体变化幅度不大,但已经呈现出明显的扩散化趋势。两期的灌草地的景观形状指数和分维度位居各类型景观之首,表
明受外来干扰强度最小;耕地的复杂性变化最快,形状指数和分维度分别下降了VV 2 YVV 和$ 2 $!6 。庐山的香农多样性和香农
均匀度随时间的迁移而有所下降,分别下降了$ 2 !8:V 和$ 2 #!8#,同期景观破碎化指数上升了$ 2 #688 。基于马尔柯夫模型的景
观格局模拟值与实测值大致相当,结果表明目前景区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面临严重危机。导致庐山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驱动
力主要来自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政策的调控作用。
关键词:庐山;景观格局;景观动态;景观指数;马尔柯夫模型
文章编号:#$$$7$:88 (!$$ )##7V6:67 ##W 中图分类号:[#V:W 文献标识码:%
9!’ *-.1:(-#’ #-’7. (!-.+’: -.1 :,20*-,). ,. ;0:!-. )0.-,. .-,).-* =-7
#,! #, ! 8 V
RS R=7-?ABC ,Q(, XA7= !,’%.+ 57+=BC ,\R%.+ ]D7[BC ,\R(.+ 4=B7TBC
# !# $ %$’$ (’) *$+’,-,./ 0,--$.$ ,0$’12(- %,31+ 4’5$261/ ,# 7,2$612/ 8 *$+’,-,./ ,0+(’.6+( V #$$$V ,0+’(
! *,3269 0,--$.$ ,:(’.; 7’(’$ (’) ,’,96 4’5$261/ ,=(’+(’. 88$$ #8 ,0+’(
8 :(’.; ’.’$$2 0,’63-1’. 0$’12$ ,=(’+(’. 88$$V6 ,0+’(
V 216 (’) 0,993’(1,’ 0,--$.$ ,:(’.; 7’(’$ (’) ,’,96 4’5$261/ ,=(’+(’. 88$$ #8 ,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