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安全监控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汇编.doc

发布:2016-09-24约2.79万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兴文县通盛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管理制度 岗位责任制 操作规程 汇 编 目 录 瓦斯监测电工操作规程 2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值班员操作规程 6 安全监控中心岗位责任制 7 安全监控电工工岗位责任制 8 监控值班人员岗位责任制 9 安全监控员值班制度 10 安全监控系统隐患排查制度 11 安全监控设备管理制度 13 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14 网络运行管理制度 15 监控异常情况上报制度 16 系统设备和传输设备定期检修制度 17 监控故障报告制度 18 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制度 19 瓦斯监测电工操作规程 1.瓦斯监测工负责管辖范围内的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置的安装、调试、维修、校正工作。 2.瓦斯监测工应将在籍的装置逐台建帐,并认真填写设备及仪表台帐、传感器使用管理卡片、故障登记表、检修校正记录。 3.必须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填报签名制度。 4.交接班内容包括 (1)设备运行情况和故障处理结果; (2)井下传感器工作状况、断电地点和次数; (3)瓦斯变化异常区的详细记录; (4)计算机的数据库资料。 5.接班后,首先知通风调度取得联系,接受有关指示。 6.对井下瓦斯变化较大的地区,要详细跟踪监视,并向通风调度汇报。 7.应每隔30 分钟检查1 次各种仪表的指示、机房室温、机身温度和电源、电压波动情况。 8.应将本班的瓦斯变化情况于当天打印成报表送通风技术主管审查签字。 9.与井下监测员协调配合进行传感器的校正。 10.停电的顺序是:主机→显示器、打印机等外围设备→不间断稳压电源→配电柜电源。 11.送电顺序是:配电柜电源→不间断稳压电源→打印机、显示器等外围设备→主机。送电前应将所有设备的电源开关置于停止位置,严禁带负荷送电。 12.进入机房要穿洁净的工作服、拖鞋,不得将有磁性和带静电的材料、绒线和有灰尘的物品带进机房。要经常用干燥的布擦拭设备外壳,每班用吸尘器清扫室内。 13.应备有必要的工具、仪器、仪表,并备有设备说明书和图纸。 14.按规定准备好检修时所需要的各种电源、连接线,将仪表通电预热,并调整好测量类型和量程。 15.隔爆检查的步骤 (1)按标准检查设备的防爆情况; (2)检查防爆壳内外有无锈皮脱落、油漆脱落及锈蚀严重现象,要求应无此类现象; (3)清除设备内腔的粉尘和杂物; (4)检查接线腔和内部电器元件及连接线,要求应完好齐全,各连接插件接触良好,各紧固件应齐全、完整、可靠,同一部位的螺母、螺栓规格应一致; (5)检查设备绝缘程度。水平放置兆欧表,表线一端接机壳金属裸露处,另一端接机内接线柱,匀速摇动表柄,若读数为无限大(∞),表明绝缘合格; (6)接通电源,对照电路原理图测量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判断故障点,排除故障。 16.通电测试各项性能指标的内容包括 (1)新开箱或检修完毕的设备要通电烤机,经48 小时通电后分三个阶段进行调试: ①粗调。对设备的主要性能做大致的调整和观察; ②精调。对设备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调试、观察和测试; ③检验。严格按照设备出厂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验,通电要从问题处理完后重新开始计算。 (2)烤机完毕,拆除电源等外连接线,盖上机盖,作好记录,入库备用。 17.根据要求确定安装位置和电缆长度。 18.设备各部件应齐全、完整,电缆应无破口,相间绝缘及电缆导通应良好,并备足安装用的材料。 19.瓦斯校准气样的配制应采用煤炭工业技术监督主管部门确认的装置和方法制备甲烷与空气的混合气体,不确定度应小于5 %。制备所用的原料气应选用浓度不低于99.9 %的高纯甲烷气体。 20.设备搬运或安装时要轻拿轻放,防止剧烈振动和冲击。 21.敷设的电缆要与动力电缆保持0.3 米以上的距离。固定电缆用吊钩悬挂,非固定电缆用皮带或其他柔性材料悬挂,悬挂点的间距为3 米。 22.敷设电缆时要有适当的驰度,要求能在外力压挂时自由坠落。电缆悬挂高度应大于矿车和运输机的高度,并位于人行道一侧。 23.电缆之间、电缆与其他设备连接处,必须使用与电气性能相符的接线盒。电缆不得与水管或其他导体接触。 24.电缆进线嘴连接要牢固、密封要良好,密封圈直径和厚度要合适,电缆与密封圈之间不得包扎其他物品。电缆护套应伸入器壁内5 ~15 毫米。线嘴压线板对电缆的压缩量不超过电缆外径的10 %。接线应整齐、无毛刺,芯线裸露处距长爪或平垫圈不大于5 毫米,腔内连线松紧适当。 25.传感器或井下分站的安设位置要符合有关规定。安装完毕,在详细检查所用接线、确认合格无误后,方可送电。井下分站预热15 分钟后进行调整,一切功能正常后,接入报警和断电控制并检验其可靠性,然后与井上联机并检验调整跟踪精度。 26.每7 天对监测设备进行一次调试校正。 27.在给传感器送气前,应先观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