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体的内环境及稳态单元实施细则.doc

发布:2017-03-14约5.56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地位和作用 稳态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之一。本模块为《稳态和环境》,因此,应该让学生在开始本模块的学习时,就明白什么是稳态,理解稳态的重要意义。 二、各单元实施细则: 1、单元教学内容: 人 细胞生活的环境 体 的 内 环 境 与 稳 态 内环境的稳态 2、单元教学目标: 描述内环境及其作用。 2、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3、单元课时计划: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1课时 第二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课时 4、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2、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5、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知识方面:1)描述内环境及其作用。 2)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能力方面:1)进行实验,了解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2)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6、教学设计: (1)演示法 本单元充分利用现代声像技术及多种媒体工具,借助多媒体动画 ,把细胞生活的环境直观的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 (2)引导探究法? 本节课把引导法自始自终贯穿于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同时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知识结构,适时得当的引导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 3、学法设计 (1)合作学习法: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分析、互相讨论,发挥群体智慧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本节课学生将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设计实验观看动画、结合教材、设计实验等方式进行合作学习。? (2)探究学习法: 4、教学媒体设计:多媒体课件。 7、生物学习的基本习惯和方法: 习惯:1)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养成及时复习和巩固的习惯 3养成及时总结经验的习惯 善待课本,巩固双基 经常联想,善于总结讲究方法,归纳技巧把握重点,消除盲点 1.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 A.血红蛋白 B.葡萄糖 C.二氧化碳和氧 D.乙酰胆碱 2.大气中的氧气要与人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 ( ) A. 3 8. 5 C. 6 D. 10 3.在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O2的浓度依次为 ( ) A.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B.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C.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D.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4.如图所示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B液为_________,C液为_________,D液为_________。三者共同构成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_______________。 (2) C0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酶和胰岛素,其中________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如果该物质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________浓度升高,导致________病的发生。 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 A.凝固的状态 B.绝对不变的状态 C.相对稳定的状态 D.随外界环境改变而变化的状态 2.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3.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降低体温。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B.在额头上敷一条冷水浸泡过的毛 C.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 D.适当撤减衣被 4.某人患急性肠胃炎引起腹泻,医生给予补充生理盐水,其首要目的是 A.提供能量 B.供给营养 C.维持水分代谢的平衡 D.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 5.下列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