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从观察能力培养开始——观察·感受教学设计与评析.doc

发布:2017-01-14约3.9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均是精品,欢迎下载学习!!! 从观察能力培养开始——《观察?感受》教学设计与评析 吴丹青 发布于 2012-04-12 22:19 浏览 56 次 顶 (1) 从观察能力培养开始 ——《观察·感受》教学设计与评析 王? 勤? 吴丹青 ? (王勤,杭州市第十中学语文教师,《观察 感受》曾在浙江省初中语文“智慧课堂 西湖之秋”展示峰会里展示) ? ? 一、教学设计: 1.设计简说 写作中的观察能力是自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就非常重视培养的一种能力。但进入初中后的大多数学生还是欠缺这种能力的。写作话题固然来自生活,但多数学生无法从生活的表层现象中筛选出有丰富内涵的细节进行集中描绘。因为素材不懂取舍,细节平庸琐碎,叙述杂乱拖沓。这种浮光掠影,粗糙肤浅的生活感知力固然与学生年龄有关系,主要还是能力训练不到位所致。 本节课定位为写作观察能力训练课。旨在组织学生通过一系列观察实践活动,使他们逐步体味出观察活动的特点,摸索出在日常生活中对各种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感悟时可以依据的视角和方法。同时唤醒学生记忆,激活学生思维,强化学生对生活细致观察的意识,引导学生多向度感受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富于爱心,能品味生活的真善和美。 基于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课设计了一系列观察实践活动,在阶梯式问题引领下,教师与学生共同经历真实的观察过程,并用归纳法逐渐梳理出日常观察可以遵循的一些基本规则。 2.教学目标 ⑴了解“观察能力”对学习、生活、创新的意义,形成对日常生活自觉进行观察的意识和习惯。 ⑵明确“看”和“观察”的区别,能对事物做全面细致的观察,汇总信息并作出基本的判断。 ⑶在观察中思考,通过对信息的提炼聚焦,唤醒经验和情感,形成发现和感悟,并能用文字准确地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内心感受。 3.教学环节 根据学情和写作课教学特点安排五个教学板块 ⑴引用实例,体会观察意义;⑵质疑结果,分析观察特点;⑶体验过程,学会全面观察;⑷聚焦提炼,形成发现感悟;⑸写作实践,检验观察效果。 ? 二、教学过程与评析 板块一:引用实例,体会观察意义 引入杨丽萍《雀之灵》对孔雀的观察模仿、警察探案追寻蛛丝马迹、老舍观察老北京车夫生活写出《骆驼祥子》、齐白石对鱼虾草的观察等事例强调观察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也是写作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评析】课堂进入环节引用各领域实例说明观察能力对工作、生活、艺术创作和科技创新都有现实意义,这就拓宽了学生对观察活动意义的理解,引导他们学做生活的有心人。自觉培养在生活中主动观察的意识和习惯。 板块二:质疑结果,分析观察特点 1.出示图片《小鸟看后视镜》 请学生观察后回答:它在干什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学生会出现争议的回答,充分讨论后教师再揭晓事实。结果与猜想存在较大的差异。 2.由此引出思考——看和观察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引福尔摩斯经典语录:“你是在看,而我是在观察,这之间有很明显的差别。” 3. 明确看和观察的根本区别在于观察需要思考和追问,观察的结果有发现。 【评析】通常在以“观察”为主题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就是让学生看,看什么,怎样看的问题似乎不须多讲,学生自然会做好。那么教学前后的落差在哪里呢?这一环节设计着重在确立课堂支点,即“观察”高于“看”的关键在于获得“发现”。这就意味着将无意识的看变成有意图的观察,将随意扫描的过程变成定向追问的过程,进而获得新的认知。这是整节课核心的教学理据。从学生课堂反应看,在认识上是有较大的提升的。这个教学环节为后面教学活动的扎实展开奠定了基础。 板块三:体验过程,学会全面观察 1.出示图片《小狗陪孩子做作业》,请学生观察后回答:观察到了哪些事物? 2.将观察所获得的细节综合起来,分析并准确地描述一下孩子的生活状况。 图中远近大小每一个细节都有助于解读孩子的生活状况,如长条破台板是写字的桌子,身后的小树丛说明是在街边上,铅笔短到须用力才能写出笔画来,小狗前爪搭在板子边缘,专注地看着女孩写字,仿佛善解人意,桌上的小樱桃……综合这些细节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热爱学习又独立能干的小姑娘,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不乏生活乐趣。 注意观察时细致全面,学会将观察主体与周围的人(貌、态、行)、物(特征)、境(远近、主次)之间形成联系,用语言准确描述所见事物及自己的分析判断。 【评析】选取的画面场景非常生活化,非常普通,应该是很容易描述的。但是学生回答有问题,首先他们的观察常常有遗漏,其次对女孩生活状况的理解和描述出现不少偏差,说明生活经验很有限。这一环节门槛是低的,要求却不低。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呈现自然的思维状态,互相补充、互动校正,逐渐完整到位地完成目标。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在这一活动中得到示范。 板块四:聚焦提炼,形成发现感悟 1.出示图片《孩子与明珠塔》请学生观察后回答:看到了什么? 2.想一下拍摄者怀着怎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