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出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外溢效应分析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角度.doc

发布:2018-11-20约6.98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出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外溢效应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角度-人力资源 出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外溢效应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角度 施润玲 张小文 摘要:本文选取人力资本这一技术吸收能力因素,分析区域人力资本影响出口贸易对技术创新外溢效应。本文首先对我国出口贸易促进技术创新的演进阶段进行分析,然后利用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从区域人力资本角度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影响出口贸易对技术创新外溢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的吸收能力在东部地区较强,在中西部没有发挥作用。 关键词 :出口贸易;技术外溢;人力资本;技术创新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同时出口贸易通过技术外溢促进技术创新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如今全球经济低迷,单纯地追求出口数量上的增长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提高出口商品技术含量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因此出口贸易如何促进我国的技术创新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文献综述 Grossman and Helpman(1991)通过建立一个动态均衡模型,并将技术创新作为一内生变量引入模型来研究国际贸易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贸易可以通过研发知识的国际溢出、市场规模效应及竞争效应等来促进技术创新。在研究理论的同时,也有一些学者通过实证分析来研究出口贸易的技术外溢。Levin Raut(1999) 选取了30 个工业化率在40%~60%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1965-1984年这20年间的数据,并将人力资本引入技术外溢模型中,研究证实人力资本对技术外溢的效应具有一定的影响。国内一些学者也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李小平、朱钟棣(2004)在Krugman 技术差距模型的基础上选取我国1990-2000年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我国国际贸易技术外溢效应存在所谓的“门槛效应”:当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时,出口带来的技术外溢才会显现出正的效应,而进口带来的技术外溢效应则会逐渐变小,即出口和进口分别存在着正的和负的“门槛效应”。 出口贸易技术外溢影响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会受到各种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人力资本水平是影响一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由于我国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以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存在着差异,而人力资本作为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不同的人力资本水平将直接影响技术创新的能力,因此本文将主要从区域人力资本的角度来考察出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 二、我国出口贸易促进技术创新的演进阶段分析 我国的对外贸易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1979年我国出口贸易额为212亿元,到2011 年增长为122626.78 亿元,增长了约577倍。其间这经历了几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如1984年中共中央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经济体制,改变了原有的以计划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1994年以后,我国对汇率制度进行了改革,从原有的固定汇率制度转变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而且从1994年1 月1 日起不再征收出口商品的增值税,还对出口商品实行出口退税政策,这些政策都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2001年12月,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到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主流中。而1985年我国开始实施的《专利法》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我国专利事业发展和促进了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本文将我国出口贸易促进技术创新的阶段从1985年开始划分为三个——1985-1993 年、1994-2001年、2002年至今,来分析我国出口贸易和技术创新的相关关系。出口贸易选用出口贸易额来衡量,技术创新选用我国国内专利申请量来衡量,相关关系用灰色相对关联度来衡量。 相对关联度是利用灰色关联度计算出来的出口贸易与技术创新的相对关联度,其计算基本步骤是: 选取原始序列 Xi =(Xi(1),Xi(2)... Xi(n)) 进行初值像处理 X 'i =(X 'i (1),X 'i (2)... X 'i (n)) 其中:X 'i (k)=Xi(k)/Xi(1),k n k、n ∈z 。 对初值像进行始点零化处理,得到初值像的始点零化像 根据模型公式 计算灰色相对关联度 1.起步阶段(1985-1993 年) 这个阶段我国的出口贸易得到了较大发展,表1中显示,我国出口贸易额从1985 年的808.9 亿元增长到1993 年的5284.8亿元,增长了约5.53倍,年均增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