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为四十岁做准备 ????? 十八岁是最美丽的,而人生旅途中最绚丽的一页却应该在生命的四十岁时翻开。不要说四十岁有多么遥远,二十年其实是弹指一挥间。虽说四十岁就在眼前,但二十年的历史跨越,足以让我们眼花缭乱。虚度今日,等待你的将是无尽的悔恨和遗憾。追寻先贤成才路,浩瀚人世间,我们定会发现四十岁的辉煌都来自十八岁的志向,二十年的血汗。珍惜你拥有的青春年华,好好的把握现在,才能真正赢得未来,才能将你那如日冲天的四十岁勾画的绚丽璀璨! 向光性 单侧光 朝向光源生长 在 的照射下,植物 的现象 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为什么会表现出向光性? 第一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青岛三中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 1880年 A D B C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 1880年 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 图示 单侧光照射胚芽鞘 切去胚芽鞘的尖端,单侧光照射 尖端用锡箔小帽罩起来,单侧光照射 用锡箔遮住胚芽鞘尖端下一段,单侧光照射 向光弯曲生长 直立生长、不弯曲 不生长、不弯曲 向光弯曲、生长 D C A B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 1880年 (1)通过实验 A和B 对照,向光性与胚芽鞘 有关。 (2)通过实验 A和C 对照,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 . (3)通过实验 A和D 对照,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是 . 达尔文做出的假设是: 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弯曲。 尖端 胚芽鞘尖端 胚芽鞘尖端以下 B A C D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 詹森 1910年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 詹森 1910年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 图示 切下胚芽鞘尖端后,切口处放琼脂片,再放上胚芽鞘尖端,单侧光照射。 向光弯曲、生长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如果把琼脂片换成玻璃片或云母片,实验现象是 ,原因是 。 不生长、不弯曲 不透水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3.拜尔 1914年 黑暗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 图示 胚芽鞘尖端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在胚芽鞘尖端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把胚芽鞘尖端切下后,再将其放在切口的一侧,放在黑暗中 向对侧弯曲生长 黑暗 黑暗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3.拜尔 1914年 (2)为什么要在黑暗条件下? 排除单侧光的干扰 (1)从科学实验设计的原则上,拜尔的实验设计有没有不完善的地方? 黑暗 黑暗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4.温特 1928年 A B 实验结果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4.温特 1928年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 实验方法 图示 把胚芽鞘尖端切下后,把与胚芽鞘尖端接触过的琼脂片放在切口的一侧,放在黑暗中 向对侧弯曲生长 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促使 下部生长,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把胚芽鞘尖端切下后,把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片放在切口的一侧,放在黑暗中 不弯曲、不生长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生长素 (1)化学成分: (2)具有生长素效应的还有: 吲哚乙酸 (IAA) 苯乙酸 (PAA) 吲哚丁酸(IBA)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胚芽鞘尖端的作用: 、 . 胚芽鞘尖端以下的作用: . 生长素的产生与光 (有没有关系) 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 (均匀不均匀) . (2)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解释: (3)从1880年达尔文开始到1928年温特实验,体现出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 。 实验设计的原则: 和 . 提出或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证明—得出结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