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勘察与岩土工程勘察.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质灾害勘察与岩土工程勘察 地质灾害勘察:一般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可以划分为勘察、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和施工阶段 。 岩土工程勘察:工程建设一般要经过三个主要环节,即勘察、设计和施工。 1、勘察目的 2、勘察任务 3、勘察等级 4、勘察阶段 5、勘察方法 6、勘察报告 7、个人总结 1、勘察目的 地质灾害勘察的目的是为了科学地确定地质体的特征、稳定状态和发展趋势,为分析地质灾害发生的危险性,论证地质灾害防治的可行性和比选防治方案,最终确定是否需要治理、采取躲避方案或实施防治工程等不同对策提供依据。 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为场地选择和岩土工程设计、工程建筑、施工提供所需的地质资料,着重从地质方面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经济和正常运行。 2、勘察任务 地质灾害勘察的任务主要查清地质灾害的灾情、成因、条件、机制及防治可能性并提出防治方案。 (1)查明地质灾害体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地质环境、自然演化过程或人为诱发因素,即查明勘查的对象是什么(what)的问题; (2)分析地质灾害体的成因机制,建立其地质概念和地质力学模型,即解决为什么(why)的问题; (3)预测地质灾害体的发展趋势,评价其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危险性,即回答未来怎么样(how)的问题。 岩土工程勘察的任务可归纳如下: (1)查明工程地质条件,提供设计施工所需的地质图件和说明; (2)研究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 (3)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地或线路; (4)预测工程修建后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避免人为因素对地质环境再传的破坏; (5)根据具体工程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特征,提出岩土工程设计方案和施工具体措施等方面的建议; (6)对重要或复杂岩土工程的施工和运行进行监测。 3、勘察等级 岩土工程勘察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可划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 地质灾害勘察则没有等级一说,只有稳不稳定,危不危险,能治与不能治,治与不治(1.经济效益;2.社会效益;3.环境效益) ,怎么治等概念。 4、勘察阶段 与工程建设各个设计阶段相应的岩土工程勘察一般分为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和施工勘察。 地质灾害勘察既可以看作是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前期工作,有可以看作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一个特殊阶段,初步设计之前要进行补充工程地质勘察,施工图阶段之前还要作补充工程地质勘察,这两个阶段的补充勘察和一般的工程地质勘察一样,没有特殊区别。 5、勘察方法 地质灾害勘查主要方法:遥感图像解译;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钻探;山地工程;室内试验及现场试验;动态监测。 岩土工程勘察方法:测绘与调查;勘探与取样;室内试验;原位试验;现场监测和资料整理。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纲 一、前言 二、勘察工作概况 (一)工作布置及勘察方法 1.勘察工作布置 2.勘察方法 (二)完成工作量 (三)工程质量评述 三、场地条件 四、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和选用 五、场地的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 (一)场地的地震效应 (二)地质构造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防治措施。 (三)不良地质作用(如岩溶、滑坡等)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防治措施。 (四)岩土或地基的均匀性评价 (五)各种特殊性岩土对场地稳定性的评价。 (六)场地的建筑条件 六、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一)天然地基;(二)桩基;(三)地基处理;(四)基坑开挖与支护;(五)工程(基坑)降水 七、结论和建议 八、附图附表 地质灾害勘察报告提纲 0 前言 0.1 任务由来 0.2 地质灾害概况及危害情况(危及人口、单位、建筑物、设施等) 0.3 勘察目的、任务 0.4 勘察工作评述 1 勘察区自然条件及地质环境条件 1.1 自然条件 包括勘察区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准确地理坐标、交通状况、气象与水文、区域经济状况等。 1.2 地质环境 1.2.1 概述区域地质条件 (1) 地形地貌与新构造运动;(2) 地层岩性;(3) 水文地质条件 1.2.2 勘察区工程地质条件 2 地质灾害体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3 地质灾害体发展变化趋势及危害性预测 3.1 发展变化趋势 3.2 危害性预测(以居民人数、实物指标调查为基础) 4 地质灾害体防治方案建议 4.1 防治目标原则 4.2 防治工程设计参数建议 4.3 防治方案比选(搬迁、治理)及防治工程方案建议 5 环境影响评价 6 地质灾害防治效益评估(经济、社会、环境、减灾效益分析与评价)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存在主要问题及下步工作建议) 7、个人总结 我认为地质灾害勘察和岩土工程勘察,从大的方面看,是两项不同的工作,两者完全独立,毕竟目的和内容不一样,而从小的方面,它们又是相互包含、相互串通的,岩土工程勘察中有时会遇到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