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南方红土环境磁学第四纪研究.PDF

发布:2017-10-31约3.45万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27卷  第 6期 第  四 纪  研  究 Vol. 27 ,  No. 6  2007年 11月 QUA TERNARY SC IENCES Novem ber, 2007 文章编号   100 1 - 74 10 (2007) 06 - 10 16 - 07 中国南方红土环境磁学 卢  升  高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杭州  3 10029) 摘要   第四纪红土是中国南方古环境演化与气候变迁的最佳载体之一 ,记录了南方的古地理 、古气候环境变迁 信息 。典型红土剖面由现代红壤层 、均质层 、网纹层 、砾石层或基岩层组成 ,均质红土磁化率值多在 80 ×10- 8~250 × 10- 8m3 / kg,网纹红土磁化率约低一个数量级 。红土的磁化率 - 温度 ( T) 曲线 、等温剩磁获得曲线 、XRD 和 TEM ( ) 分析认为 , 成土过程产生的细粒磁性矿物 包括磁铁矿 、磁赤铁矿和赤铁矿 是红土磁性的主要载体 。对红土的岩 石磁学和矿物学综合分析认为 ,红土磁性矿物的含量 、粒度 、类型等可能指示其形成时期的某种环境变化 ,红土磁 性是南方第四纪环境变迁研究的重要手段 ,但由于红土的物源以及受后期化学风化改造的复杂性 ,红土的环境磁 学研究需要新的思路和方法 。 主题词   红土  环境磁学  磁性矿物  古环境 中图分类号    S152 , P3    文献标识码   A   在我国长江以南广泛分布的红土 ,是湿热气候 研究古气候和古环境变迁的重要方法 ,其重要贡献 环境下经强烈风化作用形成的产物 , 因含较多的氧 之一就是发现中国黄土 - 古土壤序列的磁化率变化 化铁 而 呈 现 明 显 的 红 色 , 又 称 为 “红 色 风 化 与深海氧同位素记录具有很好的对比性 [ 14 ~18 ] ,且与 [ 1~4 ] 壳 ” 。典型的第四纪红土常由黄棕色粘土层 、均 古气候的变化有非常明显的相关性 , 即代表干冷产 质红粘土层 、网纹状红粘土层和砾石层构成 , 由于网 物的黄土具有较小的磁化率值 ,而相对温湿条件下 纹层深厚醒 目, 第四纪红土又多被形象地称为 “网 形成的古土壤的磁化率则较高 。目前 ,黄土 - 古土 纹红土 ”。红土的分布范围北起南阳 - 桐柏 - 淮河 壤系列的磁化率作为反映古气候波动的物理参数已 一线 , 经长江中下游地区 , 南至南岭山地 , 东界大 在中国、中亚 、欧洲 、北美等地得到广泛应用 [ 15~2 1 ] 。 ( ) ( ) ( ) ( ) ( ) 体沿杭 州 嘉 兴 湖 州 - 宜 兴 溧 阳 山地 - 在南方红土研究中 ,环境磁学方法作为表征热带 - 安庆 - 淮河中下游 , 向东转至东南沿海海岸以及向 亚热带地区古气候 、古环境变迁的物理参数进行了 东北延至淮河以北 , 向西直到成都平原 。红土是第 尝试 ,作为第四纪红土成因、形成环境以及与全球变 四纪以来中国南方古环境演化与气候变迁的最佳载 化的关系进行探讨 [ 10~13, 22 , 23 ] 。本文将初步总结中 体之一 ,记录了南方的古地理 、古气候环境变迁信 国南方红土的环境磁学研究进展 ,对红土的磁化率 息[ 1, 2 ] 。随着古全球变化研究的深入 ,第四纪红土 特征和磁性矿物学 、红土环境磁学指标反映的第四 蕴含的古环境演变信息 ,对于认识我国热带亚热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