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缓冲结构工程施工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一、施工方案编制依据 2
二、编制范围 2
三、工程概况 2
四 、地质情况 3
4、1地形地貌 3
4、2地层岩性 3
4.3地质构造 3
4.4水文地质特征 3
4.5地震动参数 4
五、隧道缓冲结构工程施工方案 4
5.1 施工方案 4
5.2 组织机构 4
5.3进场人员情况 5
5.4机械设备 5
5.5缓冲结构 6
5.6缓冲结构施工技术 6
5.6.1施工工艺流程图 6
5.6.2钢筋施工 7
5.6.3仰拱(填充、底板)施工 8
5.6.4缓冲结构衬砌浇筑 8
5.6.5缓冲结构防排水 9
5.6缓冲结构处回填 9
六、质量保证措施 10
6.1 配备强有力的项目班子 10
6.2强化项目的技术、质量、检测力量 10
6.3抽调和整合施工专业队伍 10
6.4 意识和能力的保证 10
6.5 材料、机械设备保证 11
6.6质量管理保证 11
6.7 测量、试验检测保证 11
6.8衬砌质量保证措施 12
6.9 衬砌渗漏水控制及防治措施: 12
6.10 衬砌砼开裂控制及防治措施: 12
七、安全保证措施 13
7.1 安全生产责任制 13
7.2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3
7.3 特殊工种持证上岗作业制度 13
7.4安全防护制度 14
7.5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14
7.6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4
7.7 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15
7.8隧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6
7.9 隧道衬砌作业安全措施 16
7.10 隧道支护作业安全措施 16
7.11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6
7.12应急组织机构 17
八、工期保证措施 18
8.1工期保证措施 18
8.2 以技术装备的先进性保证工期 18
8.3 以施工组织的严密性保证工期 19
8.4 以安全质量的平稳性保证工期 19
九、环保护文明施工措施 19
9.1管理机构 19
9.2宣传教育培训 19
9.3 临时工程环保措施 19
9.4 废水、废碴处理措施 20
9.5 防止空气污染和扬尘措施 20
9.6 施工噪音控制措施 20
9.7水土保持措施 21
下庄隧道缓冲结构施工方案
一、施工方案编制依据
(1) 新建杭州至长沙客运专线站前工程施工总价承包合同、上海铁路局杭长客专指挥部的相关文件及上海铁路局相关文件要求。
(2) 本标段有关的施工技术规范和施工设计图。
(3)《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4-2008)及国家、铁道部颁发的现行规范、规程、验标等各项技术标准和有关的法律、法规。
(4) 铁道部下发的有关铁路建设施工安全、质量、文明施工方面的有关文件、通知。
(5) 我部对现场勘察的情况。
(6) 我单位拥有的科技工法成果和现有的企业管理水平,劳力、设备技术能力,以及在同类铁路施工中所积累的丰富的施工经验。
二、编制范围
我部负责杭长铁路客专HCZJ-3标DK86+223~DK87+020段下庄隧道洞口工程,隧道总长为797m。
三、工程概况
下庄隧道位于褚暨市牌头镇境内,为双线铁路曲线隧道,进口里程DK86+215,出口里程DK87+025,隧道全长814m。隧道位于半径为7000m的曲线上,纵坡为4.9‰。隧道围岩分级:V级370m,IV级253m,III级200m。
部分洞段埋深较浅,施工难度较大,施工工期紧张,同时也是我部的控制工期工程之一。
隧道围岩级别及长度统计如下:
围岩
隧道 Ⅴ级围岩 Ⅳ级围岩 Ⅲ级围岩 合计 下庄隧道 370米 253米 200米 823米 3.2地质条件
3.2.1地形地貌
下庄隧道位于剥蚀丘陵区,自然坡度10~30o, 地势起伏较大,相对高差260m,植被较发育。坡脚谷地多辟为水田、旱地;有公路通往隧道进出口,交通较便利。
3.2.2地质岩性
隧道进口段山坡自然坡度25~45°,坡面植被稍发育。地表覆盖含砾粉质黏土、硬塑,棕红~褐黄色,厚约0~1m,该层广泛分布于沿线各丘坡;隧道进出口基岩出露,下伏基岩为白系方岩组(k1f)紫红色砾岩,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层里间夹薄层粉砂岩,钙泥质胶结全风化呈砂土状,厚0~2m;强风化呈块状,厚约为2~3m,下为弱风化。地下水主要以基岩裂隙水和风化裂隙水,富水性较弱。隧道进口坡度较陡,左侧边坡及仰坡产状外倾,应防止爆破等施工产生危岩落石,洞身浅埋段易发生坍塌掉块。
3.2.3地震动参数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3.2.4水文地质条件
(1) 地表水类型:隧道谷地地表水局部较发育,主要水源为坡面大气降水,水位随季节变化较大,丘陵地表水不发育。
(2) 地下水类型:地下水不发育。
五、隧道缓冲结构工程施工方案
5.1 施工方案
针对本线施工技术标准高的特点,以满足技术标准、一次达标为原则,并根据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