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骨关节病 下肢骨折教案 英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案
教研室: 外科教研室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下肢骨关节损伤
授课专业和班级
本科
授课内容
下肢骨关节损伤
授课学时 2学时
教学目的
熟悉:股骨干骨折的移位原理、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
掌握:股骨颈骨折的分类、股骨颈血供、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原则、股骨干骨折的治疗原则、胫腓骨骨折的治疗原则
了解:距骨骨折的分类、根骨骨折的治疗原则
教学重点
股骨颈及粗隆间骨折的分类及治疗原则,股骨头的血供解剖
教学难点
股骨头的血供,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原则
教具和多媒体使用
= 1 \* GB1 ⒈ 采用电脑投影幻灯为主的大班课授课方式;
= 2 \* GB1 ⒉ 幻灯制作精益求精,文字简练,一张幻灯一个主题;
= 3 \* GB1 ⒊ 示教用幻灯图象少而精,辅以典型的病例示意图;
教学方法
1、结合教学大纲,紧扣教材讲授,适当加一些参考资料以扩大学生视野、开阔眼界;
2、讲解配合启发式提问,举出临床病例加以说明;
3、板书以英文为主,重点让学生掌握几个主要英文专业术语。
教学内容、过程
一、 髋关节脱位
1 髋关节后脱位
2 髋关节前脱位
3 髋关节中心脱位
重点演示脱位的复位操作,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理解脱位和复位的原理。
二、股骨颈骨折
1 解剖特点:重点是理解基本解剖参数及它和临床变现的关系。
股骨颈长约5厘米,中段细,基底部粗。股骨颈与股骨干构成的角度叫颈干角或称内倾角,约为125°~130°。颈干角大于正常为髋外翻,小于正常为髋内翻。股骨颈的长轴与股骨的冠状面形成的角度称为前倾角,正常为12°~15°,股骨头的血液供给有三个来源:
①园韧带支:园韧带内小动脉,来自闭孔动脉,供应头内下小部分血运,又称内上骺动脉,在老年人此动脉逐渐退变而闭锁。
②骨干滋养动脉升支,对股骨颈血液供给很少,仅及股骨颈基部。
③关节囊支:来自旋股内、外侧动脉的分支,是主要血液供给来源。旋股内侧动脉来自股深动脉,在股骨颈基部关节囊滑膜反折处,分成三组血管进入股骨头,即骺外侧动脉、干骺端上侧动脉及干骺端下侧动脉分别由上下方距离股骨头边缘下0.5厘米处进入股骨头,在股骨头内互相交通,骺外侧动脉供应股骨头4/5~2/3区域血运。旋股外侧动脉也来自股深动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它的血供量少于旋股内侧动脉。旋股内、外侧动脉的分支在股骨颈基底组成一个动脉环。旋股内侧动脉损伤是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因素。所以股骨颈骨折,必须尽早解剖复位,良好的固定,才有可能从股骨颈基部重建骨内血液循环,使股骨头颈连接,恢复股骨头内血液供给,减少创伤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
2 骨折分类:GARDEN分类,需要重点阐述。
1、按骨折线部位分类:
头下型:骨折线位于股骨头与股骨颈的交界处。
股骨头血供大部分被中断,此类骨折发生骨折不愈合机率高,易发生股骨关缺血性坏死。
头颈型:骨折线由股骨颈上缘股骨头下开始,向至股骨颈中部,骨折线与股骨纵轴的交角很小,直至消失。
由于折部剪力大,骨折不稳,远折端往往向移位,骨折易愈合,易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颈中型:骨折线通过股骨颈中段。
血供尚未完全破坏,骨折尚能愈合。
基底型:骨折线位于股骨颈与大转子之间。
骨折两端的血液循环良好,骨折易愈合。
2、按骨折线方向分类(Pauwels氏分类法):
外展型:骨折线Pauwels角小于30度或Linton角小于30度。
折端剪力小,骨折较稳定,有利于骨折愈合。
内收型:骨折线Pauwels角大于50度或Linton角大于50度。
折端极少嵌插,骨折线之剪力大,骨折不稳定,多移位,其愈合常比前者低,股骨头坏死率高。
3、Linton氏分类法:
外展型:Linton角小于30度。
内收型:Linton角大于50度。
中间型:Linton角大于30度小于50度。
4、按骨折移位程度分类(Garden分类)
I型:不完全骨折。
容易愈合。
II型:完全骨折无移位。
若是股骨头下型骨折有愈合可能,但常有股骨头号坏死变形发生;如为颈中或基底型骨折,骨折容易愈合,股骨头血运良好。
III型:完全骨折并有部分移位。
多属远折端向上移位或远折端嵌插在近端的断面内形成股骨头向内旋转移位,颈干角变小。
IV型:骨折完全移位。关节束及滑膜有严重损伤,血供亦受破坏,易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3 治疗原则:讲述空心钉的固定的原理。
三、 股骨转子间骨折
1 骨折分类:Evans分型,需要重点讲述。
2 骨折治疗的意义:向学生讲述该骨折的现实重要性。虽治疗等不在重点重点掌握之内,但是,该骨折对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非常重大。
四、股骨干骨折
1 解剖概要: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