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设计模式.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什么是模式
什么是模式?简单说来,模式类似于定式,就是遇到反复出现的同一问题时所固定使用的解决方案。下围棋的朋友可能对“定式”这个词比较熟悉,定式包含着下棋时做遇到的各种情况下的下法、急所、手筋及死活等基本原理,例如星定式、小目定式、边定式等等,定式懂的越多,围棋下的越好。
那么是不是数据库设计模式懂得越多,设计工作越完美呢?理论上是这样,但是在我这里,各位朋友所能看到的数据库设计模式只有四种。
为什么只有四种而不是更多?
不时有那句话吗:“浓缩的都是精华”!
在后面的文章中,您会陆续看到浩浩荡荡的设计实例连篇累牍,却都是利用这四种基本模式设计出来的。《易传·系辞》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老子在《道德经》中也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设计模式不必多,只要掌握其中关键的几个,再结合实际的业务需求,一个完整的数据库模型就可以推导出来。
下面让我们来逐一介绍这四种主要设计模式——
主扩展模式
主扩展模式,通常用来将几个相似的对象的共有属性抽取出来,形成一个“公共属性表”;其余属性则分别形成“专有属性表”,且“公共属性表”与“专有属性表”都是“一对一”的关系。
“专有属性表”可以看作是对“公共属性表”的扩展,两者合在一起就是对一个特定对象的完整描述,故此得名“主扩展模式”。
举例如下(注:这个例子已经作了相当程度的简化,仅仅是用来帮助大家理解“主扩展模式”这个概念来使用的,请大家注意)。
假设某公司包括如下6种类型的工作人员:采购员、营销员、库房管理员、收银员、财务人员和咨询专家,采用主扩展模式进行设计,如图所示。
无论哪种类型的工作人员,都要访问公司的办公软件,所以都有“登陆代码”和“登录密码”;并且作为一般属性,“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入职时间”、“离职时间”等属性,都与个人所从事的工作岗位无关,所以可以抽取出来作为公共属性,创建“公司员工”表。
很显然,公司委派员工采购哪些商品是“采购员”的专有属性,这是由公司的实际业务特点决定的。换句话说,公司不可能把采购任务放到“营销员”身上,也不可能放到“库房管理员”身上,“采购商品”属性就是“采购员”的专用属性。
“采购员”表的主键与“公司员工”表的主键是相同的,包括字段名称和字段的实际取值;“采购员”表的主键同时是“公司员工”表主键的外键。在PDM图里可以看到“采购员”表中的“员工ID”字段后面有一个“pk,fk”标记,这个标记就说明“员工ID”字段既是“采购员”表的主键,同时也是该表的外键。
“公司员工”表是主表,“采购员”表是扩展表,二者是“一对一”的关系,两个表的字段合起来就是对“采购员”这个对象的完整说明。同理,“公司员工”表和其他5个表之间也都分别构成了“一对一”的关系。
对于主表来说,从表既可以没有记录,也可以有唯一一条记录来对主表进行扩展说明,这就是“主扩展模式”。主从模式主从模式,是数据库设计模式中最常见、也是大家日常设计工作中用的最多的一种模式,它描述了两个表之间的主从关系,是典型的“一对多”关系。
举例如下(注:这个例子已经作了相当程度的简化,仅仅是用来帮助大家理解“主从模式”这个概念来使用的,请大家注意)。
比如论坛程序。一个论坛通常都会有若干“板块”,在每个板块里面,大家可以发布很多的新帖。这时候“板块”和“发帖”就是主从模式,主表是“板块”,从表是“发帖”,二者是“一对多”的关系。
多个潜水员也可以对感兴趣的同一份发帖进行回复,以表达各自的意见,这时候,一个“发帖”就有了多份“回复”,又构成了一个“主从模式”。
名值模式名值模式,通常用来描述在系统设计阶段不能完全确定属性的对象,这些对象的属性在系统运行时会有很大的变更,或者是多个对象之间的属性存在很大的差异。
举例如下(注:这个例子已经作了相当程度的简化,仅仅是用来帮助大家理解“名值模式”这个概念来使用的,请大家注意)。
1.?????? 使用名值模式进行设计时,如果对“其他属性”仅作浏览保存、不作其它任何特殊处理,则通常会设计一个“属性模板”表,该表的数据记录在系统运行时动态维护。
系统运行时,如需维护“产品其他属性”,可先从“属性模板”中选择一个属性名称,然后填写“属性值”保存,系统会将对应的产品ID、属性模板ID及刚刚填写的“属性值”一起保存在“产品其他属性”里,这样就完成了相关设置。无论产品的其他属性需求发生怎样的变化、怎样增删改属性,都可以在运行时实现,而不必修改数据库设计和程序代码。(见下图)
2.??????2. 使用名值模式进行设计时,如果对“其他属性”有特殊处理,比如统计汇总,那么这个属性名称需要在程序代码中作“硬编码”,即该属性名称需要在程序代码中有所体现,此时可以在“产品其他属性”表中直接记录“属性名称”,不再需要“属性模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