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闻采访与写作整理.doc

发布:2017-11-27约2.11万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视采访学 绪论 本章主要内容: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 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第一节 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 一、新闻采访: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 所谓新闻传播,是指新闻传媒对广大受众所进行的以新闻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传播。 (一)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 1.从新闻传播流程来看 电视新闻的传播流程前期选题、采访构思、采访拍摄、画面剪辑、文字稿、后期播出 报纸新闻的传播流程获得新闻线索新闻报道策划/进行采访、新闻写作、编辑排版、印刷、发行 2.从新闻传播的本质特征来看 只有通过采访才能传播真实的信息。 (二)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摄取素材方法 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鲁迅:《我是怎么做起小说来》) 新闻写作摄取素材方法: 新闻采访(获取关于报道对象的真实、丰富的素材)→整理采访素材(通过整理采访素材,使素材由无序变为有序,为写作奠定基础)→ 新闻写作(采访得来的素材,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将不失其原貌地、直接地进入新闻作品中) 新闻写作必须要终于生活,不得对事实进行加工。 (三)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 新闻记者的职责:发现新闻线索,进行深入的调查采访,写成新闻报道或制作成新闻作品在媒体上发表或供领导层参考。 新闻采访的特殊性:从事新闻写作,作品形成后用于通过新闻传媒进行公开传播,满足人们的知情欲望。 二、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 记者和通讯员所进行的新闻写作,要对通过采访而得的原始素材进行必要的加工整理,使之从无序变成有序。对重点加以突出,并将报道内容用文本的形式体现出来,使受众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较多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 三、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 新闻记者的工作内容,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三个: 1.采写新闻报道2.反映情况3.做群众工作 第二节 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新闻采访围绕事实为新闻写作提供原材料,它是后者的不可缺的认识论基础。 新闻写作根据新闻采访得到的素材制成新闻传播文本,实现新闻采访的价值。 一、新闻采写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 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有着一致性。它们都是为了使采访主体和写作主体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二、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 (一)在真实性方面制约着新闻写作 (二)在深刻性方面制约着新闻写作 (三)在丰富性方面制约着新闻写作 三、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 对采访所得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对采访所得材料进行整体把握,做到对材料的本质有清醒的认识和科学的把握; 对采访所得材料进行理性认识,做到能够发现材料中的深刻之处、耐人寻味之处、意蕴丰富之处。 第一章 新闻采访概论 本章主要内容:新闻采访的涵义、特点和获取的信息形态 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电视新闻采访的技术手段 第一节 新闻采访的涵义、特点和获取的信息形态 一、新闻采访的概念界定 (一)对现有新闻采访定义的讨论 “素材搜集”说 “调查研究”说 “互动行为”说 (二)新闻采访内涵 新闻采访是有关人员出于大众传播的目的,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手段,对可能受到广泛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的搜集活动。 二、新闻采访活动的特点 (一)新闻采访以大众传播为目的 (二)新闻采访以平等的沟通为手段 (三)新闻采访关注事实的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 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 三、新闻采访获取的信息形态 (一)符号化的信息形态——这里主要指文字。 1.符号信息形态的特点 文字为人类信息传播提供了跨时空的、大众传播的可能。 文字使人类的传播远离了人本特性,文字使传播疏远了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方式。 2.符号信息形态的优势 长期的文字使用训练了人类的思维方式——文字以及文字逻辑构造着人类思维和传播的基础。 文字具有稳定的内核,它在印刷媒介中得到最广泛的运用,文字的理性和严谨性使它直至现在保持着应有的地位。 3.符号信息形态的局限 缺乏直观形象性,不能实现人际交流的人本体验和感知效果。 不同国家的文字有着各自不相同的符号形态,造成传播障碍,文字还需要人们耗费很长的时间去学习和辨认。 (二)声音 广播技术通过复制和还原生活中的原始声音形象传播信息,开始具备了人本化的部分因素。 声音的广播需要录制和复原,这一特殊的技术基础是广播媒介传播特征的构成要素。 (三)画面 1.静态画面 静态画面是以一定的技术手段记录保存的、现实生活在某一瞬间时空的凝固状态。 新闻照片是静态画面在大众新闻传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