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处理剩余污泥工艺-环境化学.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6卷 第 10期 环 境 化 学 Vol. 36,No. 10
2017年 10月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October 2017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7031004
李娟 ,肖恩荣,吴振斌,等.人工湿地处理剩余污泥工艺[J].环境化学,2017,36(10):2172⁃2183.
LIJuan,XIAO Enrong,WU Zhenbin,et al. Treatment of residual sludge by constructed wetland[J].Environmental Chemistry,2017,36(10):
2172⁃2183.
人工湿地处理剩余污泥工艺∗
1,2 2∗∗ 2 2 1,2 2
李 娟 肖恩荣 吴振斌 徐 栋 许 丹 许 鹏
(1.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430070;
2.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和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
摘 要 通过8个月的人工湿地模拟实验,研究了3组工艺的人工湿地对剩余污泥渗滤液的净化效果,以及
对积存污泥的稳定化效果,同时还通过湿地植物体内重金属的分布特征来研究植物对重金属富集的差异性.
Ⅰ单元种植芦苇,基质反级配;Ⅱ单元种植芦苇,基质正级配;Ⅲ单元种植美人蕉,基质正级配.实验结果表明,
在每个7 d 的周期内 n
随着停留时间的增长污泥含水率和挥发性固体呈下降趋势,3组污泥脱水后平均含水率
为55.06%,挥发性固体去除率达55.7%;不同类型的植物对积存污泥的矿化程度不同,芦苇要优于美人蕉;
c
3个单元渗滤液出水的pH值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无明显差异;渗滤液出水的有机质含量均较进泥低,种植美
.
人蕉单元去除效果最好;根据数据分析,3个单元中都发生了氨化、硝化和反硝化作用,Ⅲ单元总氮去除率最
c
高70.21%,Ⅱ单元和 Ⅰ单元分别为 67.34%和 66.67%.芦苇和美人蕉植物体对 Ni 的吸收量分别为
-1 -1 -1 -1 -1 -1
4.62 mg·kg 、5.28mg·kg ,Cu分别为25.38mg·kg 、25.12mg·kg ,Cr分别为7.87mg·kg 、7.19mg·kg ,Pb
a
-1 -1 -1 -1
分别为5.03 mg·kg 、5.87 mg·kg ,Zn分别为151.12 mg·kg 、141.30 mg·kg ,不同湿地植物在人工湿地中吸
.
收积累重金属的量存在差异性.系统表层未出现雍水现象,处理后污泥的胞外聚合物(EPS)含量较低,蛋白质
s - -
平均为1.03 mg·g-1、1.10 mg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