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整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整理
21《与朱元思书》吴均 翻译: 烟雾都散净了,天空和远山是一样的颜色。(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意往东 或往西。从富阳县到桐庐县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江水都是青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 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波浪好像飞奔的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茂密碧绿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意,山峦凭借(高峻的) 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向 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的山峰。泉水冲激着石头,冷冷地发出声响;美丽的鸟儿 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不断地叫,猿猴也不住地啼。极力追求 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治理政务的人, 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 天,也象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见到阳光。
猿则百叫无绝 (停止) . 2、无: 直视无 碍(没有) . 猿则百叫无 绝(不) . 3、直: 直 视无碍(一直) . 争高直 指(笔直) . 4、上: 横柯上 蔽(在上面) . 负势竞上 (向上伸) . 词类活用:1、动词用作名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飞奔的马) . 2、形容词用作动词 风烟俱净 ,天山共色(散净) .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指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 3、名词用作状语 横柯上 蔽,在昼犹昏(在上面) .
作家简介:吴均(469—520),字叔痒,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 文学家。
4、使动用法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使??停止、平息) 5、名词用作动词
文章主旨: 作者向朱元思介绍他在从富阳到桐庐的航程中所见的富春江上的 “奇 山异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怡情山水、向往大自然的志趣,同时也抒发了对 政治的失意、厌倦之情和企图寄情山水的思想。 通假字:1、蝉则千转 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 2、窥谷忘反 (“反”通“返”,返回) . 一词多义:1、绝: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独一无二的,没有能赶上的) . 翻译:
负势竞上 (向上伸) .
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表字。住宅旁边有五棵 柳树,就把它当作自己的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
1
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每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就高兴 得忘了吃饭。他本性嗜酒,家里穷不能常喝。亲戚旧友
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酒叫 他来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不舍不得离开。简 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蔽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 是空的,他安然自若。经常写文章自我娱乐,稍微表露出自己的志趣。他忘记心中的 得与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评论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 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把自己的志趣当作快乐。 (他是) 无怀氏的百姓吗?或者是葛天氏的百姓吧? 作者简介:陶渊明(约 365-427),字元亮,又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 人,东晋著名诗人,世称靖节先生,又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故自称“五柳先生”。 文章主旨:本文是作者托言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文章从思想性格、 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赞美了他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精神。 古今异义: 1、每有会意 .. 古义: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今义:指明白别人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 一词多义: 6、造 饮辄醉 . 5、或 置酒而招之 .
今义:文字 古义:有时 今义:或许,或者 古义:往、到 今义:做,制作
1、许:先生不知何许 人也(处所) .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 里(附在数词之后,表示约数,左右) . 2、以:因以 为号焉(介词,用) . 以 此自终(介词,凭,靠) . 3、其:亲旧知其 如此(代词,他) . 其 言兹若人之俦乎(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 . 4、之:或置酒而招之 (代词,他) . 无怀氏之 民欤(助词,的) . 5、志:颇示己志 (名词,志趣) . 处处志 之(动词,做标记) . 词类活用:
2、亲旧 知其如此 .
古义:旧交,旧友 今义:过去的,过时的
1、名词用作动词 性嗜酒 ,家贫不能常得(喝酒) . 2、形容词用作动词 亦不详 其姓字(知道) .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以乐 其志(使??快乐) .
3、因以为 号焉 ..
古义:以之为,即“用它做??” 今义:认为
4、亦不详其姓字 . 名
古义:字,古代男子二十岁后根据本名的含义另取一个别
2
特殊句式 1、省略句 好读书,不求甚解(省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