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2014届专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PAGE
第 PAGE 10 页 共10 页
摘 要
机电一体化是一种复合技术,是机械技术与微 HYPERLINK /dianzijixie/ 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互相渗透的产物,是机电工业 HYPERLINK /fazhan/ 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简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结构组成和主要应用领域,并指出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机械 HYPERLINK /gongxue/ 工业 机电一体化 数控 发展?
目 录
1. 机电一体化的核新技术……………………………………………………………… 4
1.1机械本体技术………………………………………………………………………… 4
1.2?传感技术………………………………………………………………………………4
1.3?信息处理技术…………………………………………………………………………4
1.4?驱动技术?…………………………………………………………………………… 4
1.5?接口技术…………………………………………………………………………… 4
1.6?软件技术?…………………………………………………………………………… 4
2.机电一体化的应用…………………………………………………………………… 5
2.1数控机床?…………………………………………………………………………… 5
2.2?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5
2.3柔性制造系统(FMS)……………………………………………………………… 5
2.4?工业机器人………………………………………………………………………… 5
3.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前景…………………………………………………………………6
3.1智能化………………………………………………………………………………… 6
3.2系统化………………………………………………………………………………… 6
3.3微型化…………………………………………………………………………………?6
3.4?模块化………………………………………………………………………………… 6
3.5?网络化………………………………………………………………………………… 6
3.6?绿色化………………………………………………………………………………… 7
4.总结……………………………………………………………………………………… 8
参考文献…………………………………………………………………………………… 9
致 谢……………………………………………………………………………………… 10
前 言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得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也已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但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目标,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 HYPERLINK /dangdai/ 现代 HYPERLINK /gongxue/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引起了工程领域的技术改造与革命。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 HYPERLINK /pc/ 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1、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
机电一体化包括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技术。硬件是由机械本体、传感器、信息处理单元和驱动单元等部分组成。因此,为加速推进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1机械本体技术?
机械本体必须从改善性能、减轻质量和提高精度等几方面考虑。现代机械产品一般都是以钢铁材料为主,为了减轻质量除了在结构上加以改进,还应考虑利用非金属复合材料。只有机械本体减轻了重量,才有可能实现驱动系统的小型化,进而在控制方面改善快速响应特性,减少能量消耗,提高效率。?
1.2??传感技术?
传感器的问题集中在提高可靠性、灵敏度和精确度方面,提高可靠性与防干扰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避免电干扰,目前有采用光纤电缆传感器的趋势。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