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发展方案 .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业机械化发展方案
一、充分认识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进一步明确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目标任务 全市农业机械原值达到28亿元,年。农机装备总量增
加到4⑻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达到65%特色经济作物、林牧渔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机械 化取得突破性发展。沿江地区要重点发展水稻育插秧机械 化,基本普及水稻收获机械化,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 械化;加大油菜直播机械和联合收获机械推广力度,基本 解决油菜种植和收获机械化技术问题,积极发展油菜生产 机械化。血防疫区加快实施“以机代牛”推进农业生产全 程机械化。丘陵山区全力普及机耕、大力发展机收、努力 突破机插机播,重点推广应用轻便、耐用、低耗的中小型 耕种收和植保机械,加快推进丘陵山区主要粮油作物和特 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
(一)加快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步伐。重 点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力争全市水稻插秧机保有量达到 30⑻台以上,机插秧面积达到150万亩,机插水平达到30% 以上,积极推广水稻低温烘干及精米加工成套设备,推进 水稻生产向全程机械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大力
示范推广小麦精少量播种机、开沟机、秸秆还田机和化肥 深施机等节本增效显著的技术和机具,加大力度积极推广 应用油菜全程机械化的新技术、新机具,年,力争油菜全 程机械化面积达到5 0万亩;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产品机械 化生产,各县(市、区)要结合本地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的特点,建立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加快花生、 蔬菜、板栗、茶叶和园艺作物、畜牧业、水产业生产以及 农产品冷藏、保鲜、加工等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示范 推广,促进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年,力争在每个山区县 (市)建设5-7个高效特色农业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沿 江县(市、区)要积极创建水稻、油菜万亩农业机械化示 范基地,丘陵山区县(市)建成50 00亩以上农机化示范基 地。各地要依据特色,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机械,加 快推广应用节水、节药、节肥、节能、节种等新型农业机 械。推动农业机械化装备升级换代,积极发展高性能、多 功能复式作业农机装备,逐步淘汰落后农业机械,积极探 索精准农业机械化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运用。
(三)加强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建设。要联合高等院 校、农业机械化(农业)技术学校。市、县(区)农业机 械化主管部门要通过“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实施岗 位培训、技能培训、远程教育等,大力培养农机作业和维 修能手。积极推进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大力实施资格
证书制度,将农机职业技能鉴定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 程和现代农民教育工程结合起来,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 目标提供人才保障。定期对农机推广、农机监理和农机管 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水平。
三、着力完善扶持农机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各级财政对农机化的投入 要逐年增长。加大农机安全监理装备、农机化技术培训设 施建设力度,积极改善全市农机安全监理基础条件,保障 各级开展“平安农机创建”工作经费,逐步提高全市农机 安全监理能力。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支持和参与农机 购置补贴资金落实和监督工作,增加资金投入,并在年度 本级财政部门预算中安排必要的组织管理和推广经费。
(二) 完善农机购置补贴制度。按照科学、公开、公 平、高效的原则。及时公布年度实施方案和补贴资金等, 提高政策实施的透明度和公平性。要完善经销商管理制度 由企业推荐经销商的基础上严格经销商资格审查,将售后 服务能力作为选择经销商的重要标准。根据国家政策补贴 范围与标准,稳定粮食生产机械补贴的基础上,要不断拓 展补贴机具种类,对关键生产环节的新型实用农机产品要 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对秸杆还田、机械插秧、油菜的机播 机收等重点环节农机作业实行作业补贴。积极探索农机以 旧换新补贴办法,建立农机报废更新制度,加快淘汰老旧
及高耗能农机。
(三) 加强金融信贷支持。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和农机 服务组织的信贷扶持力度。简化贷款手续,贷款种类、额 度、利率、期限、担保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优惠,支持农 机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发展。保障信贷资金安全的前提 下,积极推动农机抵押贷款业务,合理审慎确定抵押率, 采取灵活的贷款期限与还款方式,为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 多元化融资提供便利。对符合产业政策和信贷原则的农机 制造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和农机流通设施建设,给 予信贷支持。中小型农机制造企业可享受国家和我市扶持 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扶持发展农机互助合作保险, 支持各地结合实际创新农机保险和服务方式。
(四) 切实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免征农机机耕和排灌 服务营业税、农机作业和维修服务项目的企业所得税。对 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运输联合收割机(包括插秧机) 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进一步落实关于企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