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SD模型的汾河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预测研究的任务书.docx

发布:2024-02-21约1.14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于SD模型的汾河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预测研究的任务书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汾河灌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耕地面积近2.4万平方公里,灌溉面积约1600万亩,年均灌溉水量约160亿立方米。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水资源需求增加等因素的影响,汾河灌区面临水资源紧缺和质量下降等问题,为此需要开展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研究。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可以对水资源的利用和分配进行量化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决策建议和预测结果。这对于灌区管理者和决策者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和分配方案,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任务和内容

本研究的任务是基于系统动力学(SD)模型,对汾河灌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行预测。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建立汾河灌区水资源系统动力学模型,包括水量收支平衡、水资源污染、配套水利工程建设、经济发展等关键因素;

2.采集历史气象、水文、灌溉用水等相关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校验和优化,并对模型进行灵敏性分析;

3.针对不同的水资源管理和分配方案,通过模型仿真预测其对汾河灌区水资源的影响,包括灌溉效益、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指标;

4.对比分析不同方案的效益,给出最优的水资源管理和分配方案,并提出相应的决策建议;

5.编写研究报告,撰写学术论文,并进行口头展示和答辩。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本研究采用系统动力学(SD)模型作为研究方法,运用MATLAB、VENSIM等软件工具进行模型建立和仿真。技术路线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系统分析汾河灌区的水资源系统结构和关键因素,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

2.收集灌区水文气象资料、灌溉用水资料和配套工程建设资料,进行数据预处理;

3.利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参数校验、灵敏性分析和模型优化;

4.通过模型仿真对不同管理和分配方案进行预测,分析水资源利用和分配效益;

5.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决策建议并进行方案优化。

四、预期成果

1.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汾河灌区的水资源系统结构和影响因素;

2.预测不同管理和分配方案的效益,分析水资源利用和分配效益;

3.针对不同方案,提出相应的决策建议,并进行方案优化;

4.编写研究报告,撰写学术论文,并进行口头展示和答辩。

五、参考文献

1.齐天国,徐蓬勃,许健夫,基于SD模型的珠江三角洲区域水资源系统模拟与分析[J].资源与环境学报,2007,1(01):20-24.

2.雷向东,罗金凤.系统动力学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水资源保护,2010,26(06):1-5.

3.林豫,余华清.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J].北京水利学院学报,2008,31(04):407-41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