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2009-34班《炼钢工艺学》复习题 2012.4.5.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冶2009-3.4班《炼钢工艺学》复习题1.铁水预处理的“三脱”是指脱硅、脱磷、脱硫。2.铁水预处理指铁水在兑入炼钢炉之前,为除去某种有害成分 如S、P、Si等 或提取/回收某种有益成分 如V、Nb 等 的处理过程。或铁水在兑入转炉之前进行的脱硫、脱磷或脱硅操作。或
3.铁水预处理.铁水预脱硅技术的目的:
铁水脱磷前必须脱硅。
⑴减少转炉石灰耗量(硅氧化形成的SiO2大大降低渣的碱度),减少渣量和铁损,改善操作和提高炼钢经济技术指标。
⑵铁水预脱P的需要,可减少脱磷剂用量、提高脱磷、脱S效率。
当铁水[Si]>0.15%时,脱磷剂用量急剧增大。因此,脱磷处理前需将铁水含[Si]脱至<0.15%,这个值远远低于高炉铁水的硅含量,也就是说,只有当铁水中的硅大部分氧化后,磷才能被迅速氧化去除。所以脱磷前必须先脱硅。
铁水预脱P的最佳[Si]初始:
①苏打脱P:[Si]初始 0.1%
②石灰熔剂脱P:[Si]初始 0.10~0.15%
⑶对含V或Nb等特殊铁水,预脱Si可为富集V2O5和Nb2O5等创造条件。
5.铁水预脱硫
⑴用户对钢的品种和质量要求提高。
⑵连铸技术的发展要求钢中硫含量进一步降低,否则连铸坯容易产生内裂,铁水脱硫可满足冶炼低硫钢和超低硫钢种的要求。
⑶铁水中碳、硅、磷等元素的含量高,可提高硫在铁水中的活度系数,而有利于脱硫,同时铁水中的氧含量低,没有强烈的氧化性气氛,有利于直接使用一些强脱硫剂,如电石(CaC2)、金属镁等;故铁水脱硫效率高。
⑷铁水脱硫费用低于高炉、转炉和炉外精炼的脱硫费用。其费用比值为:
高炉脱硫:铁水预处理脱硫:转炉:炉外精炼 2.6:1:16.9:6.10
⑸降低炼铁和炼钢炉脱硫负担; 有利于降低消耗和成本,并增加产量。
⑹提高炼铁和炼钢经济技术指标;有效提高钢铁企业铁、钢、材的综合经济效益。
全程脱硫:高炉-铁水炉外-炼钢炉 -精炼炉 →实现铁水深度脱硫,经济有效生产超低S高级优质钢;
⑺提高钢质、扩大品种、优化工艺(改善转炉炼钢操作);
6.铁水预脱硫
用优质铁水炼钢,是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品种、增加效益和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生产低硫洁净钢的基础。铁水炉外脱硫有利于提高炼铁、炼钢技术经济指标。通过比较各种脱硫工艺,铁水脱硫预处理工艺有如下优点:
⑴铁水中[C]、[Si]较高,fs↑,提高硫的反应能力;
⑵铁水中[O]较低,提高渣铁之间的硫分配比(Ls↑),脱硫效率高;
⑶搅拌充分,脱硫剂利用率高,脱硫速度快;
⑷铁水脱硫可提高炼铁炼钢的生产能力、节约工序能源、降低成本。
⑸故铁水脱硫费用费用比其他工序低。
7.铁水预脱硫.铁水脱硫预处理的工艺方法:⑴投掷(入)法:将脱硫剂投入铁水中。⑵喷吹法:将脱硫剂喷入铁水中。⑶搅拌法(KR法):将通过中空机械搅拌器向铁水内加入脱硫剂,搅拌脱硫。
9.常用铁水预脱硫剂有石灰、碳化钙、苏打、金属镁及复合脱硫剂等。石灰苏打电石金属镁
.提高铁水脱硫效果的措施:
1)热力学条件。
⑴fs↑([C]↑、[Si]↑);⑵降低氧位,即[O]↓、(O2-)↓(加入铝)
⑶脱硫剂用量↑(同时生产费用↑);⑷控制好温度。
2)动力学条件。
⑴根据铁水条件及钢种要求,选择适当主脱硫剂。即要满足脱硫要求,又要尽量降低脱硫成本且操作方便。脱硫要求一般时(轻脱硫),脱硫剂组成以石灰粉为主;生产低硫生铁时,以电石粉为主(深脱硫)。
⑵添加适当促进剂。⑶适当减小脱硫剂粒度,增大反应界面,加快脱硫速度;
⑷强化熔池搅拌,增加逗留时间,减小扩散边界层厚度,提高混匀搅拌效率,均可加快脱硫反应速度;
⑸控制好温度。提高铁水温度,增大硫的传质系数;
⑹选择适当的喷吹参数,以取得最佳喷吹效果。
11.选择脱硫方法的原则(铁水脱硫方案的选择)
⑴铁水条件供应条件;⑵冶炼钢种要求;
⑶处理规模(处理能力,作业率)、工艺流程(铁水运输方式)及总图布置(布置位置);⑷脱硫效率及脱硫剂消耗;⑸处理成本(设备和基建费用);
⑹铁水温降;⑺预留铁水三脱的可能性;⑻环境污染
12.转炉的衬由绝热层永久层、工作层组成。.转炉炉衬损坏原因主要为机械作用、高温作用、化学侵蚀、炉衬剥落。或.炼钢的基本任务:“四脱”(脱碳、脱氧、脱磷和脱硫),“二去(去气和去夹杂)”,“两调整”(调整温度和成分)。
或脱碳、脱磷、脱硫、脱氧,去气(去除有害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升温及脱氧合金化(提高温度和调整成分)。
1)脱碳:把铁水中的碳氧化脱除到所炼钢种的范围内。
2)脱磷脱硫:通过造出成分合适的炉渣,去除铁水中的磷、硫。
3)脱氧和合金化:加入脱氧剂和铁合金,降低钢液中的氧和使钢液达到钢种要
求的合金成分。
4)脱气(氢、氮)和脱夹杂物:把溶解在钢液中的气体和来不及上浮排除的非
金属夹杂物,通过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