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消除认证综合技能培训测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年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消除认证综合技能培训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以下哪种途径不会传播艾滋病、梅毒和乙肝?()
A.性接触传播
B.血液传播
C.母婴传播
D.拥抱、握手
答案:D。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而拥抱、握手等日常接触不会传播这三种疾病。
2.孕期首次产检时,应常规进行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筛查的时间是()
A.孕8周前
B.孕12周前
C.孕16周前
D.孕20周前
答案:B。为了尽早发现感染情况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孕期首次产检应在孕12周前常规进行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筛查。
3.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应在出生后()小时内尽早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
A.6
B.12
C.24
D.48
答案:B。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尽早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以降低感染风险。
4.梅毒感染孕产妇接受规范治疗后,所生儿童应在出生后()进行梅毒相关检测。
A.立即
B.1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答案:A。梅毒感染孕产妇接受规范治疗后,所生儿童应在出生后立即进行梅毒相关检测,以便及时发现感染情况。
5.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应在出生后()小时内尽早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A.6
B.12
C.24
D.48
答案:B。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尽早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可有效阻断乙肝母婴传播。
6.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消除的指标要求?()
A.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低于2%
B.梅毒母婴传播率低于1%
C.乙肝母婴传播率低于5%
D.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达到95%以上
答案:C。乙肝母婴传播消除的指标要求是乙肝母婴传播率低于1%,而不是5%。
7.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在()月龄时进行艾滋病核酸检测。
A.1、3
B.2、6
C.3、9
D.4、12
答案:B。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在2、6月龄时进行艾滋病核酸检测,以早期诊断是否感染艾滋病。
8.梅毒感染孕产妇治疗首选药物是()
A.青霉素
B.头孢曲松
C.阿奇霉素
D.红霉素
答案:A。青霉素是梅毒感染孕产妇治疗的首选药物,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9.对于乙肝e抗原阳性的孕产妇,在妊娠2428周时可考虑给予抗病毒治疗,目的是()
A.降低孕产妇病毒载量
B.提高孕产妇免疫力
C.治疗孕产妇乙肝
D.预防孕产妇肝硬化
答案:A。对于乙肝e抗原阳性的孕产妇,在妊娠2428周时给予抗病毒治疗,主要目的是降低孕产妇病毒载量,减少乙肝母婴传播的风险。
10.以下关于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干预措施的描述,错误的是()
A.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应避免母乳喂养
B.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如检测阳性应立即治疗
C.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只需接种乙肝疫苗
D.对所有孕产妇进行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筛查
答案:C。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不仅要接种乙肝疫苗,还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尽早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以提高阻断效果。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
1.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消除的三个关键要素是(检测与咨询)、(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规范治疗)和(安全分娩与喂养)。
答案解析:检测与咨询可以及时发现感染孕产妇;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规范治疗能降低传播风险;安全分娩与喂养可以避免在分娩和喂养过程中的传播。
2.梅毒感染孕产妇规范治疗方案是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分两侧臀部肌肉注射,每周1次,共3次。
答案解析:这是梅毒感染孕产妇规范治疗的标准用药剂量和方法,可有效治疗梅毒,减少母婴传播。
3.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出生后24小时内、1个月和6个月分别接种。
答案解析:这种接种程序可以使机体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预防乙肝感染。
4.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满18月龄时,应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
答案解析:18月龄后儿童体内来自母体的抗体基本消失,此时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可以准确判断儿童是否感染艾滋病。
5.对确诊为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的孕产妇,应在(24小时)内将相关信息录入“中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信息管理系统”。
答案解析:及时录入信息有助于对感染孕产妇进行规范管理和随访,保障母婴健康。
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
1.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都需要进行长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