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w工法桩施工工艺.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SMW工法的施工工艺
1.1 SMW工法的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1.2 施工要点
工艺流程如下图(图一)。
SMW工法施工工序示意图(图二)
1.2.2 SMW 搅拌桩施工顺序采用单侧挤压式连接方式,示意如图三所示:
5.1.3 障碍物清理
因该工法要求连续施工,故在施工前应对围护施工区域地下障碍物进行探测清理,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减少施工冷缝的数量 。
5.1.4 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院提供的边轴线基准点、围护平面布置图。按图纸尺寸放出围护桩边线和控制线,设立临时控制标志,做好技术复核单,提请监理验收。
5.1.5 开挖沟槽
根据基坑围护边线用0.4m3 挖机开挖槽沟,沟槽尺寸为1000×1000mm,并清除地下障碍物,开挖沟槽土体应及时处理,以保证SMW
5.1.6 桩机就位
由当班班长统一指挥桩机就位,桩机下铺设钢板,移动前看清上、下、左、右各方面的情况,发现有障碍物应及时清除,移动结束后检查定位情况并及时纠正;桩机应平稳、平正,并用经纬仪或线锤进行观测以确保钻机的垂直度;三轴水泥搅拌桩桩位定位偏差应小于20mm。成桩后桩中心偏位不得超过50mm,桩身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1/150。
5.1.7 水泥土配合比
根据SMW 工法的特点, 水泥土配比的技术要求如下:
a、 设计合理的水泥浆液及水灰比,使其确保水泥土强度的同时,在插入型钢时,尽量使型钢靠自重插入。若型钢靠自重仍不能顺利到位,则略微施加外力,使型钢插入到规定位置。
b、 水泥掺入比的设计,必须确保水泥土强度,降低土体置换率,减轻施工时环境的扰动影响。
c、 水泥土和涂有隔离层的型钢具有良好的握箍力,确保水泥土和型钢发挥复合效应,起到共同止水挡土的效果,并创造良好的型钢上拔回收条件,即在上拔型钢时隔离涂层易损坏,产生一定的隔离层间隙。
d、根据设计要求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其基本配合比为:水灰比为1.5~1.8;32.5 级普通硅酸水泥掺量为20%,每立方米水泥掺量为360kg,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
e、SMW 搅拌桩施工时每班组需做试块同条件养护,28 天强度应达到1.0Mpa。
5.1.8 制备水泥浆液及浆液注入
在施工现场搭建拌浆施工平台,平台附近搭建水泥库,在开机前按要求进行水泥浆液的搅制。将配制好的水泥浆送入贮浆桶内备用。水泥浆配制好后,停滞时间不超过2 小时,搭接施工的相邻搅拌桩施工间隔不超过10 小时。注浆时通过2 台注浆泵2 条管路同Y 型接头从 口混合注入。注浆压力:4-6 Mpa,注浆流量:150-200L/min/每台。
5.1.9 钻进搅拌
三轴水泥搅拌桩在下沉和提升过程中均应注入水泥浆液,同时严格控制下沉和提升速度,喷浆下沉、不大于1m/min,提升的速度不大于2.0m/min,在桩底部分重复搅拌注浆,停留1 分钟左右,并做好原始记录。
5.1.10 清洗、移位
将集料斗中加入适量清水,开启灰浆泵,清洗压浆管道及其它所用机具,然后移位再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5.1.11 施工冷缝处理
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冷缝则采取在冷缝处围护桩外侧补搅素桩方案。在围护桩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补桩,以防偏钻,保证补桩效果,素桩与围护桩搭接厚度约10cm。
5.1.12 涂刷减摩剂
a、清除 型钢表面的污垢及铁锈。
b、减摩剂必须用电热棒加热至完全熔化,用搅棒搅拌时感觉厚薄均匀,才能涂敷于型钢上,否则涂层不均匀,易剥落。
c、如遇雨天,型钢表面潮湿,先用抹布擦干其表面后涂刷减摩剂。不可以在潮湿表面上直接涂刷,否则将剥落。
d、如 型钢在表面铁锈清除后不立即涂减摩剂,必须在以后涂料施工前抹去表面灰尘。
e、型钢表面涂上涂层后,一旦发现涂层开裂、剥落,必须将其铲除,重新涂刷减摩剂。
f、浇筑连接梁时,埋设在梁中的 型钢部分必须用10mm 厚泡沫塑料片包裹好。使型钢与砼隔离良好,以利型钢拔除。
5.1.13 插入型钢
三轴水泥搅拌桩施工完毕后,吊机应立即就位,准备吊放 型钢。 型钢使用前,在距其顶端25cm 处开一个中心圆孔,孔径约8cm,并在此处型钢两面加焊两块各厚2cm 的加强板,其规格为400mm×400mm,中心开孔与型钢上孔对齐。(若工程 型临时调动周转,加强板可在拔型钢前补焊)根据甲方提供的高度控制点,用水准仪引放到定位型钢上,根据定位型钢与 型钢顶标高的高度差,在型钢两腹板处外侧焊好吊筋,误差控制、
a、 型钢插入水泥土部分均匀涂刷减摩剂。
b、 安装好吊具及固定钩,然后用吊机起吊型钢,用线锤校核其垂直度。
c、 在沟槽定位型钢上设型钢定位模具,固定插入型钢平面位置,型钢定位模具必须牢固、水平,而后将型钢底部中心对正桩位中心并沿定位模具徐徐垂直插入水泥土搅拌桩体内,采用线锤控制垂直度。
d、 型钢下插至设计深度后,用槽钢穿过吊筋将其搁置在定位型钢上,待水泥
显示全部